2025年小米的车有哪些

2025-04-19 17:37:59  阅读 10 次 评论 0 条
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汽车已推出的车型主要包括SU7 系列YU7,覆盖高端性能轿车与中大型 SUV 市场。以下是具体车型及关键信息:

一、小米 SU7 Ultra(2025 年 2 月上市)


定位:纯电动高性能旗舰轿车
核心亮点

  1. 性能表现

    • 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(两台 V8s + 一台 V6s),综合功率 1138kW(1548 马力),零百加速 1.98 秒,最高车速 350km/h。
    • 配备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,CLTC 续航 630 公里,支持 800V 高压快充(10%-80% 充电仅需 12 分钟)。
    • 赛道级配置:碳纤维车身覆盖件减重 599kg,碳陶瓷制动盘(前 430mm / 后 410mm),倍耐力 P ZERO 轮胎(前 265/35 R21,后 305/30 R21),最大下压力 2145kg。

  2. 智能科技

    • 搭载 HyperOS 系统,支持 “人 - 车 - 家” 全场景互联,可联动 200 + 米家设备(如离家自动关灯、行车数据反哺家庭安防)。
    • L4 级自动驾驶采用激光雷达与纯视觉双方案,雨雾天气变道成功率提升 23%。

  3. 市场表现

    • 2025 年 2 月 27 日上市,标准版指导价 52.99 万元,纽北限量版 81.49 万元,竞速套装 10 万元(需完成纽北挑战后开放)。
    • 上市 2 小时大定突破 1 万台,3 月 2 日首车交付,截至 3 月订单已破 1.9 万台,提前完成年销 1 万台目标。


二、小米 YU7(预计 2025 年 6-7 月上市)


定位:中大型纯电 SUV
核心亮点

  1. 产品设计

    • 车身尺寸 4999×1996×1600mm,轴距 3000mm,采用全隐藏式门把手、五辐式轮毂(可选装封闭式轮毂),保留 SU7 车头刹车通风风道设计。
    • 内饰采用红白双拼色,碳纤维方向盘,主驾电动腿托,副驾支持零重力模式,中控悬浮屏取消物理按键。

  2. 性能与续航

    • 提供单电机后驱(235kW)和双电机四驱(508kW/691 马力)版本,CLTC 续航最高 820 公里,搭载磷酸铁锂电池(96.3kWh/101.7kWh)。
    • 支持 800V 高压快充,10 分钟补能 300 公里,最高车速 240km/h。

  3. 智能配置

    • 配备 Orin-X 智驾芯片(单 / 双颗满血版),支持高速 NOA、自动泊车等功能,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方案。
    • 车机深度整合米家生态,支持手机与车机无感切换、家庭 IoT 联动(如远程开启家中空调)。


最新动态

  • 原计划 2025 年 6-7 月上市,但因设计变更(EWO)、英伟达 Thor 芯片供应不稳定及二期工厂产能不足,上市时间可能推迟至 2026 年,首批交付或需等待 3-6 个月。
  • 缺席 2025 上海车展,小米官方称 “会以最好的状态呈现”,可能与 SU7 事故后的安全优化有关。

三、其他车型与产能规划


  1. SU7 系列

    • 基础版 SU7(2024 年交付):CLTC 续航 830 公里,零百加速 2.78 秒,售价 25.99 万元起,2024 年累计交付超 13.5 万辆。
    • 2025 年推出改款车型,可能升级智能驾驶系统并优化电池管理。

  2. 产能布局

    • 北京亦庄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,7-8 月投产,年产能超 30 万辆,支撑 35 万辆全年交付目标。
    • 武汉工厂选址经开区,总占地 2000 亩,预计 2026 年投产,助力百万辆年销目标。


四、市场策略与竞争优势


  • 价格与补贴:SU7 Ultra 通过 “高配半价” 策略(对标保时捷 Taycan,价格仅为其三分之一)吸引 BBA 用户,女性车主占比约 20%。
  • 生态壁垒:依托 3.96 亿 MIUI 用户,构建 “硬件 + 服务” 模式,车机商城衍生车载配件及生活用品销售,形成数据闭环。
  • 全球化布局:SU7 Ultra 已登陆欧洲市场,泰国工厂年产能 15 万辆,2025 年海外营收占比目标 45%。

五、风险与挑战


  • 安全争议:2025 年 3 月 SU7 高速事故导致品牌信任度下降,YU7 推迟上市或与安全优化有关。
  • 供应链压力:英伟达 Thor 芯片供应受限,二期工厂投产前产能瓶颈可能影响交付节奏。
  • 市场竞争:中大型纯电 SUV 赛道内卷加剧,YU7 需面对特斯拉 Model Y、小鹏 G7 等竞品冲击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车型的试驾体验、配置对比或购车政策,可提供更详细的需求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79800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