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汽车旗下已推出的车型包括小米 SU7 系列和小米 SU7 Ultra,共计2 款车型。以下是具体信息及未来规划:
一、已上市车型
- 小米 SU7 系列(2024 年 3 月上市)
- 定位:C 级高性能纯电轿车,主打 “科技生态” 与 “极致性能”。
- 版本与配置:
- 标准版:后驱长续航智驾版,CLTC 续航 700 公里,售价 21.59 万元。
- Pro 版: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,CLTC 续航 830 公里,售价 24.59 万元。
- Max 版: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,CLTC 续航 800 公里,售价 29.99 万元。
- 核心亮点:
- 搭载骁龙 8295 座舱芯片,支持 Xiaomi HyperOS 智能座舱和全场景智驾功能。
- 双电机四驱版零百加速 2.78 秒,续航表现领先同级。
- 市场表现:截至 2025 年 3 月,SU7 系列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,单月销量稳定在 2.5 万辆以上,位列中大型纯电动车销量前五。
- 小米 SU7 Ultra(2025 年 2 月 27 日上市)
- 定位:高性能赛道版,主打极致性能与豪华配置。
- 核心配置:
- 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 1548 马力,零百加速 1.98 秒,最高车速 350 公里 / 小时。
- 标配碳陶瓷制动盘、24K 金碳纤维车标、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电池,支持 5.2C 超快充。
- 售价:标准版 52.99 万元,纽北限量版 81.49 万元(含竞速套装)。
- 市场定位:填补 40 万 - 80 万元价格空白,与保时捷 Taycan、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等豪华性能车竞争。
二、即将上市车型
- 小米 YU7(首款纯电 SUV,预计 2025 年 6-7 月上市)
- 定位:中大型纯电 SUV,主打家庭用户与空间实用性。
- 核心参数:
- 车长 4999mm,轴距 3000mm,提供 5 座布局,后排空间优于 Model Y。
- 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(691 马力),CLTC 续航 820 公里,支持 800V 高压快充。
- 价格预期:单电机后驱版或下探至 23 万元,四驱版顶配超 35 万元。
- 技术亮点:延续 SU7 的智能驾驶和生态互联功能,新增空气悬架和露营模式。
三、产品布局策略
- 价格覆盖:
- 20 万 - 30 万元:SU7 标准版 / Pro 版,对标比亚迪汉 EV、极氪 001。
- 30 万 - 40 万元:SU7 Max 版,瞄准特斯拉 Model 3 高性能版。
- 50 万 - 80 万元:SU7 Ultra,冲击豪华性能车市场。
- 23 万 - 35 万元:YU7,对标特斯拉 Model Y、小鹏 G6。
- 技术路线:
- 全系搭载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,支持高速领航、自动泊车等功能。
- 采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(SU7 Ultra)和磷酸铁锂电池(SU7 基础版),兼顾性能与成本。
- 渠道扩张:
- 2025 年计划门店总数突破 2 万家,覆盖全国 58 个城市,强化 “汽车 + 智能家居” 生态体验。
四、市场挑战与展望
- 产能与交付:SU7 系列等车周期已达 18-50 周,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需解决供应链瓶颈。
- 竞争压力:华为问界 M9、极氪 9X 等新车型将在 2025 年密集上市,小米需加速技术迭代。
- 品牌认知:作为新势力,小米需通过 SU7 Ultra 和 YU7 进一步树立高端形象,摆脱 “性价比” 标签。
总结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汽车已推出2 款车型(SU7 系列、SU7 Ultra),并计划在下半年上市首款 SUV 车型 YU7。通过 “轿车 + SUV” 双线布局,小米正快速拓展 20 万 - 80 万元价格带,试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未来,随着产能提升和产品线丰富,小米有望成为智能电动车领域的重要玩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