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小米汽车主要推出了 SU7 Ultra 和 YU7 两款车型,以下是基于最新发布信息整理的详细参数:
一、小米 SU7 Ultra 2025 款
核心性能
- 动力系统: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(前 V6S + 后双 V8S),综合功率 1138kW(1548 马力),最大扭矩 1770N・m,零百加速 1.98 秒,最高车速 350km/h。
- 电池与续航: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(93.7kWh),CLTC 续航 630 公里,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和 5.2C 超快充,10%-80% 电量仅需 11 分钟(理想条件下)。
- 底盘与操控:双腔空气悬架 + CDC 电磁阻尼,标配碳陶瓷刹车盘(前六后四活塞卡钳),100km/h-0 制动距离 30.8 米。纽北限量版进一步升级为 Bilstein EVO T1 绞牙避震和赛道化调校,制动距离缩短至 25 米。
智能科技
- 智能驾驶:L2 级辅助驾驶(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 NOA 选装),配备 1 颗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、11 颗摄像头、12 颗超声波雷达,算力 508TOPS(双英伟达 Orin-X 芯片)。
- 智能座舱:16.1 英寸 3K 中控屏 + 56 英寸 AR-HUD+7.1 英寸翻转式仪表屏,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和 Xiaomi HyperOS 系统,支持五屏联动及米家生态互联。
车身与设计
- 尺寸:长 5070mm× 宽 1970mm× 高 1465mm,轴距 3000mm,整备质量 2360kg。
- 外观:无框车门、隐藏式门把手、主动式电动扰流板,纽北限量版采用两座设计 + 防滚架。
- 内饰:Alcantara 翻毛皮与碳纤维材质,标配座椅加热 / 通风 / 按摩,后排支持 40:60 比例放倒。
价格与版本
- 标准版:52.99 万元,适合日常驾驶与轻度赛道体验。
- 纽北限量版:81.49 万元,赛道专用配置(防滚架、专业避震、碳陶刹车等),限量发售。
二、小米 YU7 2025 款(首款 SUV)
核心性能
- 动力系统:提供单电机后驱(235kW)和双电机四驱(508kW)两种版本,零百加速分别为 6.9 秒和 3.9 秒,最高车速 240-253km/h。
- 电池与续航:后驱版搭载 96.3kWh 磷酸铁锂电池(CLTC 725 公里),四驱版采用 101.7kWh 三元锂电池(CLTC 670 公里),支持 480kW 超快充。
- 底盘:前双叉臂 + 后多连杆悬架,可选空气悬架,最小离地间隙 160mm,接近角 16°/ 离去角 19°。
智能科技
- 智能驾驶:全系标配小米全场景智驾系统 3.0,支持城市 NOA(2025 年 Q3 通过 OTA 开放),配备 31 个传感器(含 4 颗激光雷达),算力 1024TOPS。
- 智能座舱:15.6 英寸 OLED 可旋转中控屏 + 12.3 英寸全液晶仪表,集成米家生态控制模块,支持语音控制全屋智能设备。
车身与设计
- 尺寸:长 4999mm× 宽 1996mm× 高 1600mm,轴距 3000mm,整备质量 2405kg。
- 外观:星环 LED 灯组、隐藏式门把手、五辐式轮毂(可选 21 英寸),尾部配备主动尾翼。
- 内饰:红白双拼色设计,主驾电动腿托 + 副驾零重力座椅,后排支持 40:60 比例放倒。
价格与版本
- 后驱标准版:20.98 万元,适合城市通勤。
- 四驱高阶智驾版:29.98 万元,配备激光雷达和全场景智驾功能。
三、核心技术亮点
- 三电系统:
- 自研 V8s 电机转速达 27,200 转 / 分钟,功率密度 6.78kW/kg,性能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。
-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(800V 平台),电池包厚度仅 120mm,低温续航衰减减少 30%。
- 智能底盘:
- 全主动悬架(140mm 升降行程)+48V 线控转向 / 刹车,支持 “太空步” 泊车和原地掉头。
- 四电机驱动系统(2054PS),可独立控制每个车轮扭矩,提升过弯稳定性。
- 充电技术:
- 专利动态充电策略(CN119821207A),根据充电桩电压智能调整充电功率,抑制电流纹波。
- 支持 V2L 对外放电(3.5kW)和 V2V 对车放电(6.6kW),满足户外用电需求。
四、市场定位与用户建议
- SU7 Ultra:定位高性能电动轿跑,适合追求极致驾驶体验的用户,尤其推荐纽北限量版用于赛道场景。
- YU7:主打家庭用户,兼顾空间与智能配置,后驱版性价比突出,四驱版适合长途出行。
- 充电建议:优先使用小米 480kW 超充桩以达到最佳充电效率,低温环境下建议提前预热电池。
如需了解更多细节(如具体配置表、选装包价格),可访问小米汽车官网或当地 4S 店获取最新信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