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汽车的官方信息及行业动态均显示,小米目前的战略重心完全集中在纯电动和增程式新能源汽车领域,并未公布任何关于燃油汽车的研发或生产计划。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详细分析:
一、小米汽车 2025 年的核心动向
- 纯电动车型主导产品线
小米 2025 年的核心产品为第二款纯电动车型YU7,定位轿跑风 SUV,计划于 2025 年 6-7 月上市。该车提供单双电机版本,搭载 96.3kWh 电池包,续航里程覆盖 675-770km,预售价预计在 22.59 万 - 23.59 万元区间。此外,小米首款车型SU7(纯电动中大型轿车)已实现规模化交付,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超 2.9 万辆,全年目标提升至 35 万台。
- 产能扩张与技术投入
小米北京工厂二期已于 2025 年中竣工,年产能提升至 15 万辆,加上一期工厂的优化产能,总产能预计满足 35 万台交付目标。技术层面,小米正研发四电机驱动、全主动悬架等前沿技术,并计划在未来车型中应用。
- 增程式技术探索
近期曝光的代号 “昆仑” 的增程式 SUV(预计 2026 年上市)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,纯电续航超 300km,但增程式仍属新能源范畴,并非传统燃油车。
二、小米燃油车计划的可能性分析
- 战略方向明确:聚焦新能源
小米自 2021 年宣布造车以来,始终强调 “人车家全生态”,并将智能化、电动化作为核心竞争力。雷军多次公开表示,小米汽车将专注于新能源领域,以应对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趋势。
- 市场与政策环境的制约
2025 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 50%,多地出台燃油车限购、限行政策,且 2025 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明确向新能源车倾斜(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补贴 2 万元,燃油车仅 1.5 万元)。小米作为新势力车企,若此时布局燃油车,将面临政策风险和市场竞争劣势。
- 行业合作与产能布局
尽管小米曾与一汽奔腾合作推出过燃油车(如奔腾 T77),但该合作发生在 2018 年,且未延续至 2025 年。当前小米的产能扩张(如武汉工厂规划)均围绕电动车展开,未提及燃油车生产线。
三、常见误解与谣言澄清
- 关于武汉工厂的猜测
网传小米武汉工厂可能生产燃油车,但实际信息显示,该工厂计划利用东风云峰工厂的闲置产能,优先生产增程式和纯电动车型。小米官方招聘信息也指向新能源汽车制造岗位,与燃油车无关。
- 用户论坛的个人观点
部分用户论坛讨论小米燃油车,但此类内容多为猜测或误传,缺乏官方依据。例如,有用户提到 “妥协买电动车”,但这是个人选择,不代表小米的产品规划。
四、未来展望
若小米未来考虑燃油车,可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
- 市场需求的显著变化:例如特定区域对燃油车的强需求(如偏远地区基础设施不足)。
- 政策调整:如新能源补贴退坡或燃油车限制放宽。
- 技术突破:在燃油车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力(如高效混动技术)。
但根据现有信息,小米短期内布局燃油车的可能性极低。其核心战略仍是通过高性价比电动车(如 SU7、YU7)和生态优势(如米家智能互联)抢占市场份额。
结论
2025 年小米汽车没有燃油车型的研发或上市计划。小米的所有公开信息均指向纯电动和增程式新能源汽车,且战略重心、产能布局、技术投入均围绕新能源领域展开。若用户对燃油车有需求,建议关注其他传统车企或插电混动车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