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目前公开信息,小米汽车在 2025 年的主力车型为纯电动 SUV——小米 YU7,其预计售价区间为28-40 万元,具体配置和动力形式如下:
一、2025 年小米 YU7 的核心信息
1. 车型定位与价格
- 定位:中大型纯电动 SUV,对标特斯拉 Model Y、小鹏 G9 等车型。
- 预计售价:28-40 万元(根据汽车之家等平台的谍照和行业分析)。
- 上市时间:2025 年 6-7 月正式上市,目前已开启路试和预售。
2. 动力与续航
- 纯电驱动:YU7 全系为纯电动车型,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,综合峰值功率可达 691 马力,最高车速 253 公里 / 小时。
- 电池与续航:
- 磷酸铁锂版本:电池容量 96.3kWh,CLTC 续航 725-820 公里。
- 三元锂版本:电池容量 101.7kWh,CLTC 续航 670-760 公里。
- 充电技术:支持 800V 高压平台,快充 0.18 小时可将电量从 10% 充至 80%。
3. 智能配置
- 智能驾驶:标配激光雷达(禾赛 AT128)、英伟达 Orin-X 芯片(双芯片算力 508TOPS),支持高速和城市导航辅助驾驶(L2 级)。
- 车机系统:搭载澎湃 OS,配备 16.1 英寸中控屏和 56 英寸 HUD 抬头显示,支持语音交互、CarPlay 和 Carlink 互联。
- 底盘与悬挂:前双叉臂 + 后五连杆独立悬挂,可选空气悬挂(双腔),支持软硬 + 高低调节。
二、关于 “油电混合车” 的澄清
1. 小米 2025 年无油电混合车型计划
- 现有车型均为纯电:小米 SU7、YU7 等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车型均为纯电动设计,未采用传统油电混合动力(HEV)或插电式混合动力(PHEV)技术。
- 增程式车型规划:小米计划在2026 年推出首款增程式 SUV(代号 “昆仑”),采用增程式混动系统,纯电续航或达 400 公里,但该车型尚未进入量产阶段。
2. 用户可能的误解
- 增程式与油电混合的区别:增程式属于插电式混动(PHEV)的一种,发动机仅用于发电,车辆由电机驱动;而传统油电混合(HEV)的发动机可直接参与驱动。小米 2026 年的增程式车型与用户提到的 “油电混合车” 概念不同。
三、28 万左右的小米车型选择
1. 小米 YU7(纯电动 SUV)
- 推荐版本:后驱长续航版(预计售价 28-30 万元),CLTC 续航 820 公里,标配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功能。
- 优势:
- 空间:车长 4999mm,轴距 3000mm,提供 5 座布局,后备厢容积 454L。
- 性价比:同价位中配置领先,例如标配 800V 高压平台、双电机四驱(高配版)。
2. 小米 SU7(纯电动轿车)
- 价格范围:21.59-29.99 万元,四驱版顶配接近 30 万元。
- 特点:
- 性能:0-100km/h 加速 1.98 秒(SU7 Ultra),CLTC 续航 630 公里。
- 智能生态:与小米智能家居深度联动,支持手机无线充电(50W)和车载 KTV。
四、市场竞争与政策环境
1. 竞品对比
- 特斯拉 Model Y:26.35-30.35 万元,CLTC 续航 593-719 公里,品牌认知度高但配置较基础。
- 小鹏 G9:24 万起,5C 超充电池 + 空悬,智驾系统领先。
- 问界 M5 Ultra:预售价 23.8 万,鸿蒙座舱 + 华为 ADS 3.0,增程式版本综合续航 1425 公里。
2. 政策支持
- 购置税减免:2025 年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的最后一年,购买小米纯电车型可节省约 2.5 万元。
- 以旧换新补贴: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车可获 2 万元补贴,置换补贴最高 1.5 万元。
五、总结与建议
- 小米 YU7 的核心价值:28 万左右的纯电动 SUV,兼顾续航、智能配置和性价比,适合家庭用户和科技爱好者。
- 增程式车型的未来:若用户偏好混动技术,可关注小米 2026 年推出的增程式 SUV,但需等待更长时间。
- 购买建议:
- 优先纯电:若充电条件便利,小米 YU7 和 SU7 的纯电版本是更优选择。
- 关注政策:利用 2025 年的购置税减免和以旧换新补贴,降低购车成本。
- 试驾对比:建议对比特斯拉 Model Y、小鹏 G9 等同级车型,根据续航需求和智能配置偏好决策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小米车型的具体配置或预订信息,可访问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咨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