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汽车已公布的 SUV 车型主要包括小米 YU7(御 7)和小米 MX11两款纯电车型,覆盖中大型和高性能细分市场。以下是具体车型信息及技术亮点:
一、小米 YU7(御 7):中大型纯电 SUV
核心定位与上市信息
- 定位:小米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,主打智能生态与性能,对标特斯拉 Model Y、理想 L7 等车型。
- 上市时间:2025 年 6-7 月正式交付。
- 售价:预计 23.59 万元起,顶配四驱版或接近 40 万元。
设计与性能
- 外观:采用轿跑 SUV 设计,车长 4999mm、宽 1996mm、高 1600mm,轴距 3000mm,风阻系数低至 0.23Cd。标志性米字 LED 大灯、隐藏式门把手、碳纤维后扰流板,搭配 21 英寸低风阻轮毂和黄色刹车卡钳,运动感突出。
- 动力: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:
- 单电机版:最大功率 235kW(320 马力),最高车速 240km/h,搭载磷酸铁锂电池,续航 675km。
- 双电机版:综合功率 508kW(691 马力),零百加速 3 秒级,最高车速 253km/h,配备三元锂电池,续航 760km。
- 续航与充电:支持 800V 高压平台,15 分钟补能 500km,搭载 96.3kWh 和 101.7kWh 电池组,CLTC 续航最高 820km。
智能配置
- 智驾系统:标配 11 颗摄像头、5 颗毫米波雷达,高配车型搭载车顶激光雷达,支持城市 NOA、记忆泊车等功能,算力达 508TOPS。
- 座舱体验:配备 16.1 英寸中控屏、AR-HUD,搭载澎湃 OS 系统,支持手机 - 车机 - 家居无缝联动,方向盘采用碳纤维材质,集成一键狂暴模式。
市场定位
- 目标用户:家庭用户及科技爱好者,强调 “低价高配” 策略,例如单电机版以 20 万级价格提供激光雷达和 800V 超充。
- 竞争优势:尺寸超越 Model Y,生态互联体验优于新势力竞品,但品牌认可度和售后网点仍需提升。
二、小米 MX11:高性能纯电 SUV
核心定位与上市信息
- 定位:小米第二款纯电 SUV,主打运动性能与高端配置,售价高于 SU7 约 3-5 万元。
- 上市时间: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发布,具体时间待定。
设计与性能
- 外观:溜背式轿跑设计,车长约 4900mm,轴距 2950mm,配备蚌壳式前机舱盖、隐藏式激光雷达和 21 英寸轮毂,风格接近小米 SU7 但更显激进。
- 动力:搭载双电机系统,综合功率或超 400kW(544 马力),支持后轮转向技术,操控性能对标保时捷 Macan。
- 续航:预计搭载 100kWh 以上电池组,CLTC 续航超 700km,支持 800V 快充。
智能配置
- 智驾系统:可能沿用 YU7 的硬件架构,但算法优化更侧重运动场景,例如赛道模式下的精准控制。
- 座舱体验:采用悬浮式中控屏、碳纤维方向盘,支持小米生态深度互联,后排或配备磁吸平板支架等创新功能。
市场定位
- 目标用户:追求性能与科技的高端消费者,对标特斯拉 Model Y Performance、蔚来 EC6 等车型。
- 竞争优势:后轮转向技术提升灵活性,生态互联体验差异化明显,但品牌溢价仍需积累。
三、其他潜在车型与技术布局
1. 小米 SU7 Ultra(非 SUV)
- 定位:高性能轿车,三电机四驱系统,综合功率 1548 马力,零百加速 1.98 秒,售价 52.99 万元起。
- 技术亮点:碳纤维车身、碳陶瓷刹车、赛道级散热系统,主打 “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” 标签。
2. 固态电池技术
- 应用计划:2025 年 Q4 将在 SU7 Pro + 车型中搭载宁德时代 “麒麟 5.0” 固态电池,能量密度 500Wh/kg,续航 1200km,未来或扩展至 SUV 车型。
- 安全性:固态电解质降低热失控风险,但成本较高,初期仅限高配车型。
四、总结:小米 SUV 战略与市场挑战
- 产品矩阵:2025 年聚焦中大型纯电 SUV(YU7)和高性能纯电 SUV(MX11),2026 年计划推出增程式 SUV(N3),覆盖 20-40 万元价格区间。
- 技术优势:800V 高压平台、固态电池、澎湃 OS 生态、高性价比策略。
- 核心挑战:品牌认知度不足、产能爬坡压力、售后网络建设,以及与特斯拉、理想等竞品的直接竞争。
如需了解更详细的配置对比或试驾体验,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方动态及第三方评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