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小米 SU7 车型延续了其高性能纯电轿车的定位,提供标准版、Pro 版、Max 版及新增的 Ultra 版等多个配置,覆盖不同用户需求。以下是各版本核心参数的详细解析:
一、动力系统:从长续航到赛道级性能
- 标准版 / Pro 版
- 驱动形式:单电机后驱,电机最大功率 220kW(299 马力),峰值扭矩 400N・m,0-100km/h 加速 5.28 秒(标准版)/5.7 秒(Pro 版)。
- 电池与续航:标准版搭载 73.6kWh 磷酸铁锂电池(弗迪刀片电池),CLTC 续航 668km;Pro 版升级为 94.3kWh 宁德时代神行电池,CLTC 续航 830km。
- 充电性能:400V 平台,支持 110kW 快充,10%-80% 充电时间约 0.42 小时(标准版)/0.5 小时(Pro 版)。
- Max 版
- 驱动形式:双电机四驱,前电机 220kW + 后电机 275kW,总功率 495kW(673 马力),扭矩 838N・m,0-100km/h 加速 2.78 秒。
- 电池与续航:101kWh 宁德时代麒麟三元锂电池,CLTC 续航 800km。
- 充电性能:800V 高压平台,支持 300kW 超充,10%-80% 充电仅需 0.32 小时。
- Ultra 版(新增旗舰)
- 驱动形式:三电机四驱(V8s 双电机 + V6s 单电机),总功率 1138kW(1548 马力),扭矩 1770N・m,0-100km/h 加速 1.98 秒,极速 350km/h。
- 电池与续航:93.7kWh 宁德时代麒麟 Ⅱ 三元锂电池,CLTC 续航 630km,支持连续 30 分钟极限赛道输出。
- 充电性能:800V 平台,480kW 超充,10%-80% 充电仅需 0.18 小时(10.8 分钟)。
二、车身与底盘:运动化设计与赛道基因
- 尺寸:
- 标准版 / Pro 版 / Max 版:长 4997mm× 宽 1963mm× 高 1455mm,轴距 3000mm。
- Ultra 版:长 5070mm× 宽 1970mm× 高 1465mm,轴距 3000mm,车身加长以优化空气动力学。
- 空气动力学:Ultra 版配备主动式扩散器(0-16° 动态调节)、1560mm 碳纤维尾翼,整车最大下压力 285kg,风阻系数未公布但实测赛道性能对标超跑。
- 底盘配置:
- 标准版 / Pro 版 / Max 版:前双叉臂 + 后五连杆悬挂,可选空气悬架(Max 版)。
- Ultra 版:赛道级双腔空气弹簧 + 倍适登 EVO R 绞牙减振器,支持 10 段阻尼调节,标配碳陶瓷制动盘(100-0km/h 制动距离 30.8m)。
三、智能驾驶:从基础辅助到全场景覆盖
- 硬件配置:
- 标准版:1 颗 Orin 芯片(算力 84TOPS)、1 颗毫米波雷达、8 颗摄像头(双目视觉方案),无激光雷达。
- Pro 版 / Max 版:双 Orin 芯片(算力 508TOPS)、1 颗激光雷达、11 颗摄像头、12 颗超声波雷达,支持高速 / 城市 NOA。
- Ultra 版:双 Orin 芯片 + 自研端到端大模型,算力提升至 11.45EFLOPS,支持无图城市领航、极窄库位泊出等全场景智驾。
- 功能升级:
- 2025 年 OTA 新增 “端到端全场景智驾”,支持从车位到车位的全程自动驾驶,覆盖高速、城市道路及停车场。
- 安全优化:AEB(自动紧急制动)误触发率降低至每 30 万公里≤1 次,夜间行人识别距离提升至 200 米。
四、内饰与科技:生态互联与豪华体验
- 座舱设计:
- 全系标配 16.1 英寸 3K 中控屏、56 英寸 HUD、7.1 英寸翻转式仪表屏,搭载骁龙 8295 芯片 + 小米澎湃 OS,支持五屏联动(含后排拓展屏)。
- Ultra 版:Alcantara 翻毛皮内饰、碳纤维饰板、赛车桶式座椅(主动侧翼支撑),标配车载冰箱。
- 舒适配置:
- 全系标配前排座椅加热 / 通风 / 按摩、三区自动空调、25 扬声器音响系统。
- Ultra 版:Nappa 真皮座椅、星空全景天幕、后排小桌板,支持座椅记忆与香氛系统。
五、安全与续航:技术迭代与实测验证
- 电池安全:
- 全系电池通过针刺测试(零起火),采用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,车身扭转刚度 51000N・m/deg,超越宝马 7 系。
- Ultra 版搭载倒置电芯技术,理论续航达 1200km(未标注测试标准),但 CLTC 实测为 630km。
- 续航实测:
- Max 版在 - 20℃寒冷区续航达成率 47.5%(385km),5-15℃低温区达成率 91%(737km)。
- Ultra 版赛道续航 520km(CLTC),电耗 19.4kWh/100km,支持 3.5kW 对外放电。
六、价格与版本对比
版本 | 指导价(万元) | 核心亮点 |
---|---|---|
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 | 21.59 | 基础续航 700km,适合城市通勤 |
后驱超长续航 Pro 版 | 24.59 | 续航 830km,支持高速 NOA |
四驱超长续航 Max 版 | 29.99 | 2.78 秒破百,800V 超充,城市 NOA |
Ultra 版 | 52.99 | 三电机 1.98 秒破百,赛道级配置,全场景智驾 |
纽北限量版 | 81.49 | 防滚架、半热熔胎,纽北圈速挑战赛特调 |
七、用户场景与选购建议
- 日常通勤:标准版 / Pro 版续航超 700km,400V 快充满足家用需求,21.59 万起性价比突出。
- 性能玩家:Max 版 2.78 秒破百 + 800V 超充,兼顾加速与补能效率,29.99 万对标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。
- 赛道爱好者:Ultra 版 1.98 秒破百 + 赛道级散热,52.99 万挑战百万级超跑,纽北限量版更具收藏价值。
- 科技尝鲜:全系标配小米澎湃 OS 生态,Ultra 版端到端智驾与全场景覆盖,适合追求前沿技术的用户。
总结
2025 年小米 SU7 通过多版本布局,覆盖了从家用长续航到赛道级性能的全场景需求。标准版与 Pro 版以高性价比抢占主流市场,Max 版凭借 800V 超充与双电机性能树立标杆,而 Ultra 版则以三电机、全场景智驾和赛道基因重新定义电动性能车。无论用户注重续航、科技还是极致体验,SU7 系列均提供了差异化选择,展现了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深耕与市场野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