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,小米汽车 2025 年的上市时间表已逐渐清晰。结合官方公告、行业动态及供应链进展,以下是关键车型的上市计划及背景分析:
一、小米 SU7 Ultra(高性能版):3 月上市,交付延迟至 6-7 月
- 上市时间:2025 年 3 月(已正式发布)。
- 交付时间:
- 原计划 2025 年 4 月中旬首批交付,但因订单火爆及产能瓶颈,目前交付周期延长至12-15 周(即 6-7 月)。
- 选装碳纤维前舱盖和 21 英寸轮毂的订单预计4 月中旬交付。
- 核心信息:
- 定位纯电高性能轿车,预售价 81.49 万元,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,最大功率 508kW,CLTC 续航 820 公里。
- 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确认,SU7 Ultra 的智能驾驶功能(如自动导航、实时路况识别)已通过工信部安全测试。
二、小米 YU7(御 7):6-7 月上市,对标特斯拉 Model Y
- 上市时间:2025 年 6-7 月(官方已确认)。
- 交付时间:预计上市后 1-2 个月内启动交付,即8-9 月。
- 核心信息:
-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,车身尺寸 4999×1996×1600mm,轴距 3000mm,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,CLTC 续航最高 760 公里(双电机版)。
- 售价区间 30 万 - 40 万元,直接挑战特斯拉 Model Y(2025 款售价 26.35 万 - 31.35 万元)。
- 技术亮点包括:800V 高压快充(12 分钟补充 300 公里续航)、小米智能家居生态联动、17 英寸中控大屏及 HUD 抬头显示。
- 上海车展期间,小米未展示 YU7 实车,被解读为 “为上市造势”。
三、产能与供应链:二期工厂加速投产,全年目标 35 万辆
- 工厂进展:
- 北京一期工厂当前产能仅满足 30% 需求,二期工厂已于 4 月 15 日完成验收,原计划 6 月竣工,现提前至7-8 月投产,年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以上。
- 雷军宣布 2025 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35 万辆,二期工厂投产后产能压力有望缓解。
- 供应链挑战:
- SU7 系列订单已排至 6-7 个月后,部分用户需等待近一年提车。
- 小米通过调整工厂工作制度(每两周休息一天)、引入北汽前高管于立国优化生产管理,试图提升效率。
四、市场竞争与政策影响
- 竞品动态:
- 特斯拉 Model Y 焕新版于 4 月下旬交付,升级外观、续航及智能驾驶系统,对小米 YU7 构成直接竞争。
- 比亚迪、理想等品牌亦计划在 2025 年推出新车型,市场竞争加剧。
- 政策监管:
- 工信部 4 月 16 日强调智能网联汽车需 “明确系统功能边界”,禁止夸大宣传 “自动驾驶”,可能影响小米智能驾驶功能的测试与推广节奏。
- 小米 SU7 Ultra 的自动泊车、远程召唤等功能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批。
五、总结与建议
- 时间表梳理:
车型 上市时间 交付时间 核心看点 SU7 Ultra 2025 年 3 月 2025 年 6-7 月 高性能、820km 续航、智能驾驶 YU7(御 7) 2025 年 6-7 月 2025 年 8-9 月 中大型 SUV、对标 Model Y
- 潜在风险:
- 产能不足可能导致交付延迟进一步扩大,尤其是 YU7 上市后的订单积压。
- 工信部对智能驾驶的监管趋严,可能影响小米的技术宣传与功能落地。
- 建议关注:
- 小米汽车官方公告及上海车展(4 月 23 日)动态,尤其是 YU7 的预售政策。
- 二期工厂投产进度及供应链优化成效,这将直接影响全年交付目标的实现。
如需获取实时更新,可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官方社交媒体(如 @小米汽车)跟踪最新进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