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车通常指的是有轨电车、无轨电车和电动公交车等,这些电车里的辐射并不高,一般处于对人体无害的水平,以下是具体分析:
辐射来源
- 电磁感应:电车运行依赖电力驱动系统,其中的电动机、变压器等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场。当电流通过这些设备的线圈时,会形成磁场,而磁场的变化又会产生感应电场,从而形成电磁辐射。
- 电力传输:电车的供电系统,如架空线或第三轨,在传输电力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。特别是在电流接通和断开的瞬间,会有电磁脉冲产生,但持续时间极短。
- 电子设备:车内的照明系统、空调系统、控制系统等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也会释放出一定的电磁辐射。
辐射水平
- 电车产生的辐射主要是极低频电磁场(ELF-EMF),频率一般在50Hz或60Hz左右。根据相关研究和测量,电车内部的电磁辐射强度通常在几微特斯拉(μT)到几十微特斯拉之间。例如,在电车车厢内距离电动机较近的位置,辐射强度可能会达到20μT-30μT,但随着与辐射源距离的增加,辐射强度会迅速衰减。在乘客通常所处的位置,辐射水平一般会低于10μT。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(ICNIRP)制定的公众暴露于ELF-EMF的安全限值为:电场强度5kV/m,磁场强度100μT。
可见,正常情况下电车里的辐射水平远低于安全限值,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