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公开信息,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并未正式上市销售,因此没有官方定价。不过,结合原型车的技术定位、量产版价格以及行业惯例,可以梳理出以下关键信息:
一、原型车与量产版的核心差异
- 性能与设计
原型车作为赛道测试版本,搭载了三电机四驱系统(双 V8s+V6s),最大马力达 1548PS,零百加速仅 1.97 秒,极速 359km/h,并创下纽北赛道 6 分 46 秒 874 的四门车圈速纪录。其外观采用全碳纤维车身、赛道化包围套件,设计更激进。
而量产版(2025 年 2 月上市)保留了核心性能,但调整了外观设计,移除了部分赛道套件,价格大幅降低至52.99 万元起(标准版)和81.49 万元(纽北限量版)。
- 定位与用途
原型车主要用于技术验证和品牌宣传,例如挑战纽北赛道、展示小米的三电技术实力。量产版则面向消费市场,通过价格下探(较预售价直降 28.5 万元)吸引 BBA “56E” 用户。
二、原型车可能的定价逻辑
尽管原型车未公开销售,但可从以下角度推测其潜在价格:
- 技术成本
原型车的全碳纤维车身、赛道级悬挂系统、高性能电机等配置成本极高。例如,全碳纤维材料成本是普通钢材的数十倍,而赛道级刹车系统单套价格可能超过 10 万元。 - 行业对标
类似定位的原型车(如保时捷 Mission R 概念车)通常不会直接销售,但技术下放后的量产版价格往往在百万元以上。例如,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售价约 180 万元,而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仅 52.99 万元,显示原型车成本远高于此。 - 官方暗示
雷军曾在直播中表示原型车 “买不起”,暗示其价格远超量产版。行业分析预测,原型车若量产可能售价超百万元,甚至接近千万级超跑。
三、量产版的市场表现与价格策略
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的定价策略极具颠覆性:
- 预售价 81.49 万元(对标特斯拉 Model S Plaid),但正式售价直降至 52.99 万元,形成 “价格锚点” 效应,刺激消费者购买。
- 销量超预期:上市 2 小时大定破 1 万台,3 天订单超 1.9 万台,提前完成年销目标,证明市场对其性价比的认可。
- 用户群体:50% 以上来自 BBA “56E” 车主,女性占比约 20%,显示其成功吸引了传统豪华车用户。
四、原型车的行业意义
- 技术标杆:原型车的纽北圈速成绩(6 分 46 秒 874)打破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纪录,证明中国品牌在电动性能车领域的突破。
- 品牌提升:通过原型车的赛道表现,小米成功塑造了 “科技 + 性能” 的高端形象,为量产版铺路。
- 成本控制:量产版通过简化设计(如取消全碳车身、调整悬挂系统)将价格下探至 50 万级,实现 “性能普惠”。
总结
- 原型车价格:未公开销售,无官方定价,但技术成本极高,推测远超量产版。
- 量产版价格:标准版 52.99 万元,纽北限量版 81.49 万元,性价比突出。
- 购买建议:若追求极致性能且预算充足,可考虑量产版;若关注技术展示,可通过官方活动或媒体报道了解原型车动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