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首款电动跑车SU7 Ultra的销量数据已逐步清晰。作为小米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车型,SU7 Ultra 自 2025 年 2 月 27 日上市以来,凭借颠覆性性能与定价策略,迅速成为行业焦点。以下从市场表现、交付进展、产能规划及未来展望四个维度展开分析:
一、市场表现:预售即破纪录,锁单量远超预期
- 预售首日引爆市场
SU7 Ultra 上市仅 10 分钟大定订单突破 6900 台,2 小时内锁单量超 1 万台,三天内大定订单达 1.9 万台,锁单量突破 1.08 万台,直接完成全年 1 万辆的销售目标。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国产高端电动车的预售纪录,更以 52.99 万元的定价(较预售价降低 28.5 万元)打破了高性能电动车的价格壁垒,吸引了大量原本未考虑 50 万元以上车型的用户。
- 用户画像与市场定位
数据显示,SU7 Ultra 的预订用户中,35% 为首次考虑 50 万元以上车型的消费者,22% 为首次购车用户,女性车主占比 31%,25-35 岁年轻群体达 58%,颠覆了传统豪华车的用户结构。这表明小米通过 “极致性能 + 智能生态” 策略,成功激活了高端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二、交付进展:产能爬坡阶段,首月交付量超 2000 台
- 交付周期与产能限制
由于小米二期工厂(年产能 30 万辆)预计 2025 年中投产,目前产能主要依赖一期工厂。截至 3 月底,SU7 Ultra 的交付周期为 9-12 周,远快于标准版 SU7 的 35-38 周。根据分周销量数据,2 月 24 日至 3 月 2 日交付 192 台,3 月 3 日至 9 日交付 998 台,预计 3 月总交付量约 2000 台。若按此节奏,2025 年第一季度交付量约为 2500 台。
- 全年销量预测
尽管锁单量已超 1.5 万台,但受限于产能,全年实际交付量可能在 1.2 万 - 1.5 万台之间。若二期工厂顺利投产,下半年产能释放后,交付速度有望加快。
三、产能规划:工厂扩建与技术突破
- 二期工厂加速投产
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,预计 6 月竣工,8 月正式投产。投产后年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,为 SU7 Ultra 的交付提供有力支撑。
- 技术降本增效
SU7 Ultra 采用 9100T 一体化压铸技术,将后底板零件从 84 个减至 1 个,成本降低 40%;同时复用手机影像算法优化激光雷达避障系统,提升夜间识别精度。这些技术突破有助于缓解高配置带来的成本压力。
四、未来展望:高端市场破局与品牌价值提升
- 对小米汽车的战略意义
SU7 Ultra 的热销不仅为小米贡献了高端市场份额,更重塑了品牌形象。其赛道性能(纽北圈速 6 分 46 秒 874)与智能生态(澎湃 OS 车机互联)的结合,成功打破了 “小米 = 性价比” 的固有认知。
- 市场竞争与挑战
尽管 SU7 Ultra 表现强劲,但面临特斯拉 Model S Plaid、极氪 001 FR 等竞品的压力。此外,小米需解决单车亏损问题(SU7 每辆亏损 4.5 万元),并应对华为等竞争对手的技术攻势。
总结:2025 年销量预测与核心数据
指标 | 数据(截至 2025 年 4 月) |
---|---|
全年销量目标 | 1 万台(官方设定,已提前达成) |
锁单量 | 1.5 万台(截至 3 月底) |
实际交付量 | 2500 台(2025Q1) |
全年预计交付量 | 1.2 万 - 1.5 万台(产能释放后) |
用户画像 | 25-35 岁年轻群体占比 58%,女性 31% |
产能支撑 | 二期工厂年中投产,年产能 30 万辆 |
数据来源与说明
- 销量数据综合自小米官方战报、乘联会统计及第三方分析(如雪球、第一电动网)。
- 产能与交付周期信息基于小米工厂建设进度及供应链披露。
- 市场反应与用户画像分析参考行业调研及媒体报道。
(注:因当前时间为 2025 年 4 月,全年销量数据尚未完全公布,以上分析基于现有信息预测,实际数据以小米官方披露为准。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