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汽车的负责人仍为小米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 CEO 雷军。这一结论可从多个权威信源得到验证:
一、雷军持续主导小米汽车核心决策
- 战略层面的直接参与
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,雷军亲自宣布小米 SU7 Ultra 上市三天销量突破 1 万台,提前完成全年目标,并透露小米汽车累计研发投入已达 1050 亿元,2025 年计划再投入超 300 亿元。这表明雷军仍深度掌控汽车业务的战略方向和资源分配。
- 高层管理架构的集中领导
2025 年 1 月,小米汽车针对产能问题进行高层人事调整,汽车部副总裁于立国、黄振宇等均被明确要求 “直接向雷军汇报”。这一架构设计凸显雷军在汽车业务中的核心决策地位。此外,小米集团组织部和参谋部的设立(2025 年 3 月)进一步强化了雷军对战略执行的把控。
二、雷军的公开活动与声明
- 重大产品发布的主导者
2025 年 2 月 27 日发布的 SU7 Ultra(起售价 52.99 万元)由雷军亲自站台,其 1.98 秒破百、350km/h 极速等参数均由雷军在发布会上直接披露。同年 3 月,雷军还在全国两会上提交自动驾驶量产相关提案,以人大代表身份推动行业政策落地,这些均为企业一把手的标志性动作。
- 危机事件的直接回应
针对 2025 年 3 月 29 日的 SU7 高速事故,雷军于 4 月 1 日晚间通过官方渠道公开致歉并承诺配合调查,强调 “小米不会回避问题”。这一危机处理方式符合企业最高负责人的权责定位。
三、组织架构与历史延续性
- 核心团队的稳定性
小米汽车自 2021 年启动以来,雷军始终兼任汽车部总经理。尽管 2023 年雷军卸任部分非核心业务公司职务(如小米软件技术有限公司),但均为聚焦汽车主业的调整。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官网 “管理团队” 页面仍明确标注雷军为集团 CEO,全面负责公司战略及关键产品。
- 产能与市场目标的直接关联
2025 年小米汽车将销量目标从 30 万台上调至 35 万台,雷军在财报会上明确表示 “产能提升是关键”。这种对具体业务指标的直接承诺,通常由企业最高决策者承担。
四、行业背景与竞争态势
- 技术投入的必要性
小米汽车当前正处于技术突破期,2025 年研发投入超 300 亿元的计划需由雷军这样的战略决策者推动。行业观察指出,小米在智能驾驶、超充技术等领域的竞争优势,与雷军亲自牵头的技术路线选择密切相关。
- 市场策略的连贯性
从 SU7 标准版的 21.59 万元定价到 SU7 Ultra 的 52.99 万元高端突破,小米汽车的价格带覆盖策略体现了雷军 “性价比 + 技术标杆” 的一贯思路。这种跨价格段的产品布局,需要高层管理者的长期视野和资源调配能力。
综上,无论是战略决策、公开活动,还是组织架构与行业竞争,现有信息均明确指向雷军在 2025 年仍全面领导小米汽车业务。目前尚无任何权威信源提及雷军卸任或职位调整,因此可以确定其为小米汽车的负责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