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 2025 年最新信息,小米汽车的电池供应商采用双品牌策略,核心合作方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弗迪,具体配置因车型和版本差异而有所不同:
一、核心供应商与技术方案
1. 宁德时代(CATL)
- 覆盖车型:
- 高端车型:SU7 Max/Pro、SU7 Ultra、YU7 四驱高配版等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,如 101kWh 麒麟电池(能量密度 280Wh/kg,支持 4C 超充)和 94.3kWh 神行电池(15 分钟补能 350km)。
- 标准版车型:SU7 标准版随机搭载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(73.6kWh,CLTC 续航 700km),与比亚迪弗迪形成混装模式。
- 技术优势:
- 电芯倒置技术:通过向下泄压设计提升安全性,应用于 Pro/Max 车型。
- 全域 800V 架构:支持超高压快充,SU7 Ultra 搭载的 CTB 3.0 麒麟电池可实现 - 30℃低温环境下的 4C 充电。
2. 比亚迪弗迪(刀片电池)
- 覆盖车型:
- SU7 标准版:随机搭载比亚迪弗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(73.6kWh,CLTC 续航 700km),与宁德时代电池混装。
- 潜在合作:比亚迪与小米在智能驾驶、国际化供应链等领域深化合作,未来或拓展至更多车型。
- 技术特点:
- 结构创新:刀片电池通过长电芯阵列设计提升成组效率,低温放电效率优于传统方案。
- 安全认证:尽管未采用电芯倒置技术,但比亚迪宣称其泄压方式等效于宁德时代方案。
二、车型配置差异
1. SU7 系列
- 标准版:
- 电池容量:73.6kWh(磷酸铁锂)。
- 供应商: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弗迪随机分配,用户无法自主选择。
- Pro/Max 版:
- 电池容量:94.3kWh(神行电池)、101kWh(麒麟电池)。
- 供应商:仅宁德时代,支持更高续航(CLTC 830km)和快充性能。
- Ultra 版:
- 电池容量:101kWh(CTB 3.0 麒麟电池)。
- 技术突破:能量密度 280Wh/kg,-30℃低温环境下充电效率提升 42%。
2. YU7(中大型 SUV)
- 四驱高配版:
- 电池容量:101.7kWh(三元锂)。
- 供应商:宁德时代,支持 CLTC 续航 760km。
- 标准版:
- 电池类型:磷酸铁锂。
- 供应商: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弗迪(潜在混装)。
三、供应链策略与市场影响
1. 双供应商模式的意义
- 产能保障:2025 年小米汽车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,通过多供应链分散风险。
- 技术互补:宁德时代的高能量密度与比亚迪的成本优势结合,覆盖不同市场需求。
- 用户争议:标准版电池随机分配引发安全透明度质疑,例如 2025 年 3 月 SU7 事故后,宁德时代紧急撇清关系,暴露混装策略的潜在风险。
2. 行业动态
- 宁德时代合作深化:小米与宁德时代共建北京时代电池基地,未来或扩大电池供应。
- 比亚迪战略协同:双方联合开发智能驾驶技术,比亚迪刀片电池助力小米冲击高端市场(如 SU7 Ultra)。
四、总结与建议
- 核心结论:
2025 年小米汽车的电池供应商以宁德时代为主(覆盖高端车型和部分标准版),比亚迪弗迪为辅(仅标准版混装)。 - 用户选择建议:
- 若偏好技术透明度,可选择 Pro/Max 版或 Ultra 版(仅宁德时代电池)。
- 若关注成本,标准版需接受电池品牌随机分配,建议购车前咨询经销商确认。
- 未来趋势:小米可能进一步拓展供应链,例如引入 LG 或三星 SDI 以应对产能压力,但目前尚无明确信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