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 2025 年,小米汽车尚未采用传统意义上的 “4S 店” 模式,而是通过创新的 “1+N” 渠道策略构建销售与服务网络。这一模式既延续了小米在 3C 领域的新零售经验,又结合了汽车行业的特殊性,形成了独特的服务生态。
一、小米汽车的渠道布局:“1+N” 模式解析
- “1” 代表自建自营的交付中心
小米汽车在核心城市设立交付中心,承担 “销售、交付、售后” 全流程服务,例如北京的超级工厂店不仅提供车辆展示和试驾,还具备交付功能,并设有专属充电区域和试乘试驾赛道。这类门店通常位于汽车商圈或产业园区,功能覆盖传统 4S 店的销售、售后环节,但更强调直营模式下的标准化服务。例如,乌鲁木齐的小米汽车交付中心被当地媒体称为 “集合整车销售、售后服务、零配件、信息反馈的 4S 店”,但官方并未使用 “4S 店” 这一名称,而是以 “交付中心” 命名。
- “N” 代表多元化合作触点
- 销服一体店(2S):小米与百强汽车经销商合作,在主流商圈设立门店,提供 “代理销售 + 授权服务”,例如北京博瑞汽车园的销售服务中心,既展示车辆,也提供售后维修工位。
- 小米之家融合店:在核心商业广场的小米之家引入汽车业务,例如北京荟聚商城的体验店,将汽车与 3C 产品结合展示,用户可在门店内体验车辆并通过 App 下单。
- 城市展厅与旗舰店:如北京华熙 LIVE 城市展厅和王府井旗舰店,前者为临时快闪店,后者提供丰富的选装配件和科技展示区,侧重品牌体验而非传统销售。
二、与传统 4S 店的差异
- 服务模式创新
- 线上主导的购车流程:用户需通过小米汽车 App 下单,线下门店主要承担展示、试驾和交付功能,弱化了传统 4S 店的销售谈判环节。
- 数据驱动的售后体系:小米汽车推出 “无忧服务包”,包含免费保养、喷漆、取送车等权益,用户可通过 App 预约服务,由官方服务中心或合作网点提供支持。
- 移动服务车覆盖:针对补胎等简易维修需求,小米提供上门服务,部分城市还可通过服务车实现 “到店维修”。
- 渠道效率提升
- 轻资产扩张:截至 2025 年 3 月,小米汽车门店已达 235 家,覆盖 65 个城区,4 月计划新增 33 家。这种快速扩张依赖于与现有经销商合作,而非自建重资产 4S 店。
- 生态协同优势:小米之家融合店利用原有 3C 零售网络,降低了汽车业务的获客成本,同时通过生态产品联动提升用户粘性。
三、未来趋势与用户建议
- 渠道优化方向
小米汽车正推进第二工厂建设,预计 2025 年年中投产,产能提升后可能加速服务网络下沉。未来或在更多城市设立交付中心,并探索 “前店后厂” 模式(如北京亦庄工厂的展示与生产联动)。
- 用户购车建议
- 试驾与体验:可前往小米之家融合店或旗舰店,实地体验车辆配置和智能功能。
- 售后保障:购买 “无忧服务包” 可享受全年免费基础保养和喷漆权益,覆盖大部分日常维保需求。
- 交付周期:目前小米 SU7 订单充足,交付周期约 4-5 个月,建议通过 App 实时跟踪进度。
总结
小米汽车的渠道策略以 “直营交付中心 + 社会化合作” 为核心,既避免了传统 4S 店的高成本模式,又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了服务效率。尽管部分门店具备类似 4S 店的功能,但官方并未采用这一概念,而是以 “交付中心”“销服一体店” 等名称重新定义汽车零售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这种模式提供了更灵活的购车体验和标准化服务,同时依托小米生态链的优势,未来可能进一步拓展智能出行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