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现有信息,2025 年小米汽车推出的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型,且技术布局和市场策略均围绕纯电领域展开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2025 年已上市及计划上市的纯电车型
- 小米 SU7 Ultra(已上市)
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,SU7 Ultra 定位为纯电动高性能轿车,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。其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,最大马力达 1548PS,零百加速仅需 1.98 秒,续航里程超 800 公里(CLTC 工况)。该车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,并支持 800V 高压快充技术,充电 10 分钟可补能 400 公里。
核心亮点:
- 赛道性能:创造了上海国际赛车场量产车最快圈速纪录(2 分 09 秒 944),打破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成绩。
- 智能生态:搭载 Xiaomi HyperOS 系统,支持车家互联、多设备无缝控制,例如通过语音指令联动智能家居设备。
- 价格策略:标准版起售价 52.99 万元,纽北限量版 81.49 万元,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和保时捷 Taycan。
- 小米 YU7(计划 2025 年 6-7 月上市)
YU7 是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,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,主打长续航和性价比。其车身尺寸为 4999×1996×1600mm,轴距 3000mm,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版本:
- 单电机后驱版:最大功率 235kW,续航里程达 760 公里(CLTC),搭载磷酸铁锂电池,起售价预计 22.98 万元。
- 双电机四驱版:综合功率 508kW(691 马力),续航最高 820 公里,配备三元锂电池,主打高性能市场。
市场定位: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、蔚来 ES6 等车型,通过 “高低配组合拳” 策略覆盖 23 万至 30 万 + 价格区间。
- 其他规划车型
- 小米 SUV(内部代号 “昆仑”):预计 2025 年底发布,采用一体化压铸车身,续航超 700 公里,配备激光雷达和城市 NOA 功能,定位中高端纯电 SUV。
- 半固态电池测试车型:2025 年 Q1 已完成冬季极寒测试,CLTC 续航达 1100 公里,计划 2026 年量产半固态电池车型。
二、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
- 纯电技术核心突破
- 超级电机:V8s 电机量产版转速达 27,000rpm,功率密度超特斯拉同级别电机,能耗降低 15%。
- 电池技术: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第二代麒麟电池,支持 800V 高压平台;自研半固态电池计划 2026 年量产,能量密度达 400Wh/kg。
- 智能驾驶:Xiaomi Pilot 3.0 系统配备激光雷达、4D 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,支持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(国内法规开放后 OTA 解锁)。
- 行业趋势与政策支持
- 市场需求: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超 50%,纯电车型占比持续提升,政策鼓励车企加大纯电技术研发。
- 竞争格局:特斯拉、蔚来、小鹏等品牌均以纯电车型为主,小米通过 “价格屠夫” 策略(如 YU7 起售价 22.98 万元)和生态整合(如米家设备互联)抢占市场份额。
三、关于增程式混动的澄清
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汽车计划布局增程式混动车型,但小米高管王化已明确回应此为不实信息。目前官方信息显示,小米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规划均聚焦纯电领域,未提及任何增程式或插电混动车型。
四、用户关注点与选购建议
- 续航与补能:
- 小米 SU7 Ultra 和 YU7 均支持超快充技术,配合小米自建的 600kW 超充桩,可实现 “充电 10 分钟,续航 400 公里”。
- 半固态电池车型(如 2026 年量产的小米 SUV)将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,预计突破 1000 公里。
- 智能生态:
- 小米汽车深度整合米家生态,支持车内语音控制智能家居、UWB 数字钥匙无感解锁等功能,打造 “人 - 车 - 家” 无缝体验。
- 价格与政策:
- 2025 年购车可享电池租赁方案(车价立减 8 万~10 万元,月租 980 元)、终身免费基础保养等权益。
- 小米汽车计划全年交付 35 万辆,产能逐步提升,用户需关注官方 APP 的预订通道和交付进度。
结论
2025 年小米汽车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纯电动,包括已上市的 SU7 Ultra 和即将上市的 YU7,以及规划中的 SUV 车型。小米在纯电技术上的投入(如超级电机、半固态电池)和市场策略(高性价比、生态整合)均显示其坚定聚焦纯电领域。用户若考虑购买小米汽车,可根据预算和需求选择不同车型,同时关注其超充网络建设和智能驾驶功能的落地进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