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小米汽车关联股票有哪些

2025-04-22 20:57:55  阅读 27 次 评论 0 条

小米汽车关联股票有哪些

2025 年小米汽车的关联股票可从核心业务、供应链合作及生态布局三个维度梳理,涵盖动力电池、智能驾驶、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领域。以下是基于最新市场动态和公开信息的深度解析:

一、核心业务关联:小米集团(01810.HK)


作为小米汽车的母公司,小米集团(01810.HK)是最直接的关联标的。其汽车业务已进入量产爬坡阶段,2025 年交付目标上调至 35 万辆。小米通过 “自研 + 生态链” 模式构建供应链体系,2024 年汽车业务收入达 328 亿元,毛利率提升至 18.5%。投资者需关注其产能释放节奏(如北京二厂 6 月投产)及智能化技术落地(如城市 NOA 功能 8 月开通)。

二、供应链核心标的


1. 动力电池与能源系统


  • 宁德时代(300750.SZ):独家供应小米 SU7 Max 三元锂电池,占其电池采购量 40%,技术壁垒高且获政策支持。2025 年总市值突破 1.2 万亿元,年内涨幅达 48%。
  • 比亚迪(002594.SZ):为 SU7 供应磷酸铁锂电池,“刀片电池” 能量密度提升 15%,成本再降 10%。深度绑定小米产能扩张,2025 年业绩弹性显著。
  • 欣旺达(300207.SZ):动力电池潜在供应商,2024 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突破 50%,小米订单占比超 20%。

2. 电驱与动力系统


  • 汇川技术(300124.SZ):子公司联合动力为小米提供电驱系统,技术对标特斯拉,2024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68%。其分拆上市进展(IPO 审核中)可能带来估值重估机会。
  • 星源卓镁(301398.SZ):SU7 减震系统核心供应商,国内市占率超 30%,合肥工厂年产能提升至 500 万套。

3. 智能驾驶与座舱


  • 光庭信息(301221.SZ):承接 SU7 智能座舱系统开发,搭载自研 AI 语音交互,2025 年智能驾驶软件订单超 8 亿元。与小米澎湃 OS 深度整合,技术复用性强。
  • 德赛西威(002920.SZ):全球智能座舱龙头,为小米提供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,适配高阶智驾需求。
  • 保隆科技(603197.SH):独家供应 SU7 胎压监测系统(TPMS),市占率国内第一,2025 年新增小米订单超 5 亿元。

4. 轻量化与结构件


  • 祥鑫科技(002965.SZ):供应电池包结构件及车身轻量化组件,减重率超 20%,切入小米多车型供应链。2025 年营收贡献占比预计提升至 15%。
  • 吉林化纤(000420.SZ):为 SU7 Ultra 提供碳纤维材料,全车使用 17 处碳纤维套件,减重 57kg,成本较进口产品低 30%。
  • 禾昌聚合(BJ832089):改性聚丙烯材料供应商,用于电池包支架及内饰件,技术适配小米 “极致性价比” 定位。

5. 热管理与流体系统


  • 银轮股份(002126.SZ):独供热管理系统,适配 800V 高压平台,子公司技术对标特斯拉,2024 年净利润预增 50%。
  • 鹏翎股份(300375.SZ):新增小米流体管路定点项目,覆盖蔚来、理想等头部客户,订单金额持续增长。

三、生态链与间接关联


1. 智能网联与车规级芯片


  • 移远通信(603236.SH):车联网模组供应商,支持 5G-V2X 通信,适配小米智能驾驶方案。
  • 雅创电子(301099.SZ):与小米间接开展车规级芯片合作,2025 年进入批量供货阶段,国产替代空间大。

2. 检测与认证


  • 中机认检(301508.SZ):国内少数具备汽车检测与认证一体化能力的机构,服务小米汽车设计验证环节,技术权威性强。

3. 生态链企业


  • 石头科技(688169.SH):小米生态链企业,合作开发车载清洁设备,技术协同效应显著。
  • 九号公司(689009.SH):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,潜在合作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接驳车。

四、风险与机遇


风险提示:


  1. 产能瓶颈: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 35 万辆,供应链需同步扩产,部分企业(如联合动力)面临产能压力。
  2. 技术路线风险:纯视觉智驾方案(如 SU7 标准版)在复杂场景下的安全性争议可能影响市场信心。
  3. 竞争加剧:华为、特斯拉等对手加速布局,可能挤压小米市场份额。

机遇展望:


  1. 政策红利: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,叠加小米产能释放,2025 年产业链规模或超千亿元。
  2. 技术升级:小米在 800V 高压快充、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技术突破(如 SU7 Ultra 纽北赛道成绩)将提升产业链附加值。
  3. 生态协同:小米 “人车家全生态” 战略加速落地,智能家居与汽车的联动场景(如小米澎湃 OS 整合)可能催生新增长点。

五、投资策略建议


  1. 核心赛道:聚焦动力电池(宁德时代、比亚迪)、智能驾驶(光庭信息、德赛西威)、轻量化(祥鑫科技、吉林化纤)三大领域,优先选择技术壁垒高、订单弹性大的标的。
  2. 关注分拆上市:汇川技术子公司联合动力 IPO 进展(审核中)可能带来估值重估机会。
  3. 风险对冲:分散配置上游材料(如赣锋锂业)与下游服务(如中机认检),降低单一环节波动影响。

数据来源:小米集团公告、券商研报(光大证券、东方证券)、行业分析(雪球、金融界)。建议投资者结合最新财报及政策动态调整持仓。

小米汽车关联股票有哪些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2987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