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官方尚未发布名为 “电源车” 的独立产品。不过,结合小米在新能源汽车、充电技术及储能领域的布局,其 “电源车” 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已通过以下几个维度逐步落地:
一、小米汽车充电生态的核心突破
1. 超充技术与移动补能
小米 SU7 系列(包括 2025 款 SU7 Ultra)搭载了全域 800V 高压平台,支持 600kW 液冷超充技术,15 分钟可补能 510 公里。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固定充电桩的效率,还为移动充电车的研发奠定了基础。目前,小米已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城市试点建设小米超级充电站,未来可能推出搭载同款超充技术的移动充电车,为用户提供应急补能服务。
此外,小米 SU7 的V2V(车对车)应急补能功能支持通过车载充放电枪为其他车辆充电,最大功率 6.6kW。虽然这一功能尚未整合到独立的电源车中,但已展示了小米在移动电力共享领域的技术储备。
2. 储能与便携充电设备
小米生态链企业推出的米家便携充放电枪支持双向充电,既可为车辆充电(2.8kW),也能作为移动电源为户外设备供电(3.5kW)。这类产品可视为 “微型电源车”,适用于露营、应急救援等场景。
同时,小米通过投资布局储能领域,例如参股深湾能源科技(专注户用储能)和安酷能源(便携储能),未来可能推出更大容量的储能电源车,用于社区应急供电或商业场景。
二、合作伙伴与技术协同
1. 宁德时代 “电电增程” 技术
小米 SU7 Ultra 搭载了宁德时代的 **“电电增程” 技术 **,通过 “双核电池架构” 实现 1500 公里纯电续航。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车辆本身的续航能力,也为移动电源车的电池设计提供了参考。例如,电源车可采用类似的双电池系统,兼顾日常供电与应急补能需求。
2. 国力股份的电源控制技术
小米与国力股份合作开发直流接触器,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源电控系统。这类技术可优化电源车的电力分配效率,确保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三、市场需求与潜在产品形态
1. 应急救援场景
针对自然灾害或电力中断等情况,小米可能推出应急电源车,配备大容量电池和多接口输出,支持为家庭、医疗设备或通讯基站供电。此类产品可与小米生态链的米家全效空气净化器、智能摄像机等设备联动,构建临时应急网络。
2. 商业与社区服务
在商业场景中,小米或联合合作伙伴推出共享电源车,部署于商场、停车场等区域,为电动车主提供随需随用的充电服务。这类车辆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实现远程预约和支付,提升用户体验。
3. 高端用户定制
参考 SU7 Ultra 的高性能定位,小米可能为高端用户打造专属电源车,例如搭载 600kW 超充技术的豪华移动充电舱,提供 VIP 级补能服务,甚至集成办公、娱乐功能,满足商务出行需求。
四、未来展望与挑战
尽管小米尚未明确推出 “电源车”,但其技术积累和生态布局已为该领域铺平道路。未来 1-2 年,随着小米汽车销量增长和充电网络扩张,电源车可能成为其补能体系的重要一环。
不过,电源车的研发面临成本控制、电池安全性和政策法规等挑战。例如,大容量电池的运输和存储需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,而应急电源车的部署可能需要与地方政府或电力公司合作。
总结
目前,小米的 “电源车” 概念更多体现在技术储备和生态协同层面,而非独立产品。其超充技术、V2V 补能、储能设备及合作伙伴关系,均为未来电源车的落地奠定了基础。若用户关注移动充电解决方案,可优先考虑小米现有的便携充放电枪或第三方应急启动电源;若期待官方电源车,建议持续关注小米汽车的技术发布会及生态链新品动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