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,小米在车载导航领域的布局已深度融入其智能汽车生态,核心产品以小米 SU7 和 YU7 为载体,结合澎湃 HyperOS 系统及第三方地图服务,形成了一套智能化、生态化的解决方案。以下是关键信息总结:
一、车载导航功能与技术亮点
- 核心车型搭载的导航系统
小米 SU7 作为首款量产车型,其车载导航系统集成了语音控制、实时路况、路径规划、路口放大图等基础功能,并支持高德地图深度定制。2025 年 4 月发布的澎湃 HyperOS 2 进一步优化了导航体验,新增路口放大图毛玻璃效果、深浅色模式自动切换,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视觉舒适度。此外,车机屏幕录制功能和地图拖动 / 缩放支持也增强了操作便捷性。
- AR-HUD 与 PHUD 技术应用
小米 YU7 作为 2025 年推出的新车型,引入PHUD(全景抬头显示)技术,将导航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,实现AR 实景导航,驾驶员无需低头即可获取关键信息。该技术通过光学反射优化强光下的显示效果,并支持多用户共享界面,副驾和后排乘客可同步查看导航路线。
- 充电地图整合与生态协同
小米与蔚来、小鹏、理想合作,将超过 3 万个第三方充电桩接入小米充电地图,用户可通过车机或手机 App 实时查看充电桩动态,并支持扫码充电。这一功能不仅扩展了导航的实用性,也强化了小米在新能源补能网络中的生态优势。
二、软件迭代与用户体验
- CarWith 车机系统更新
小米 CarWith V3.4.0 版本(2025 年 2 月发布)优化了高德地图的巡航功能,支持在首页直接开启,并修复了全屏地图切歌、断连、声音卡顿等问题。该系统通过手机与车机的实时交互,进一步提升了导航的易用性。
- 个性化推荐与 AI 能力
小米车载 AI 系统基于用户驾驶习惯,自动调节座椅、后视镜角度,并结合历史数据推荐行车路线和车载应用。澎湃 HyperOS 2 的AI 日程提取功能还能智能识别短信中的行程信息,自动同步至导航系统,减少手动输入的繁琐。
三、用户反馈与市场评价
- 正面体验
部分用户认可小米车载导航的语音识别速度和界面简洁性,认为其操作逻辑贴近手机,上手门槛低。PHUD 技术带来的沉浸感和 AR 导航功能也受到科技爱好者的青睐。
- 存在的挑战
有用户反馈小米 SU7 的导航在复杂路况下偶发延迟,且低配车型未标配高精度地图,影响智能驾驶体验。此外,PHUD 在雨雪天气或佩戴偏光墨镜时显示效果可能下降,需用户适应新的信息获取习惯。
四、未来布局与技术前瞻
- 自研地图计划
小米正推进自研地图服务,旨在降低对第三方地图的依赖,并提升数据安全性和更新频率。雷军曾表示,使用第三方地图成本较高,自研地图将成为小米智能驾驶的核心基础设施。预计 2025 年内可能发布相关进展。
- 生态扩展与开放合作
小米车载导航未来可能向其他车企开放 SDK,类似于华为鸿蒙的模式,通过生态捆绑扩大市场影响力。同时,与智能家居的联动(如离家自动开启回家模式)将进一步强化 “人车家全生态” 的协同效应。
五、总结
2025 年,小米车载导航以智能化、生态化、高性价比为核心,通过 SU7、YU7 等车型的硬件搭载,结合澎湃 HyperOS 和高德地图的深度优化,提供了覆盖导航、充电、智能交互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尽管在复杂场景下仍有提升空间,但其技术迭代速度和生态整合能力已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。对于小米汽车用户而言,车载导航不仅是出行工具,更是连接智能生活的重要入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