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 2 月 27 日晚,小米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 “双 Ultra,联袂登场” 的新品发布会,正式推出小米 SU7 Ultra 高性能纯电轿车。这场发布会不仅是小米汽车成立以来的首个高端车型发布会,更是其 “人车家全生态” 战略的重要里程碑。以下从核心内容、技术突破、市场表现及未来布局四个维度展开分析:
一、发布会核心内容
- 小米 SU7 Ultra 正式上市
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,SU7 Ultra 定位 “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”,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(V8s 双前电机 + V6s 后电机),综合功率达 1138kW,峰值扭矩 1770N・m,零百加速仅需 1.98 秒。其赛道性能尤为突出,在德国纽北赛道创下 6 分 46 秒 874 的圈速纪录,成为该赛道最快四门量产车,并在上海国际赛车场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的圈速成绩。
价格与配置:SU7 Ultra 官方售价 52.99 万元,较预售价格 81.49 万元大幅下调,标配碳陶制动盘、赛道级热管理系统及 93.7kWh 三元锂电池(支持 16C 超快充)。此外,车辆搭载 27 颗传感器(含 128 线激光雷达)和两颗英伟达 Orin-X 芯片,支持 L2++ 级智能驾驶功能。
- 智能生态整合
发布会重点强调 “人车家全场景互联”,小米 SU7 Ultra 搭载 HyperOS 车机系统,与小米手机、智能家居设备无缝联动。例如,用户可通过车机控制家中空调、窗帘,或在车内接收手机端的导航信息并自动同步至 HUD。此外,车辆支持跨设备算力共享,手机芯片可辅助车机运行大型游戏或渲染 8K 视频。
-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
雷军在发布会上透露,小米汽车 2025 年全年交付目标为 30 万辆,并计划推出第二款车型 YU7(纯电 SUV,对标特斯拉 Model Y),预计 2025 年六七月上市。同时,小米宣布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固态电池,计划 2026 年实现量产,能量密度将突破 500Wh/kg,支持 12 分钟补能 500 公里。
二、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
- 三电系统革新
- HyperEngine V8s 电机:由小米自研,转速达 27200rpm,单电机功率 425kW,采用碳纤维激光缠绕转子技术,重量减轻 50% 的同时强度提升 200%。
- 800V 高压平台:支持 5.2C 超快充,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,配合全域智能热管理系统,在 - 20℃环境下仍能保持 95% 的充电效率。
-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:电池包体积利用率达 83.7%,支持 20 吨侧向挤压,热失控预警提前率 98.5%。
- 智能驾驶与座舱升级
- Xiaomi HAD 智能驾驶系统:采用 BEV+Transformer 模型,整合 1000 万 Clips 优质场景数据,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,包括无保护左转、跨层记忆泊车等功能。
- HyperOS 座舱:搭载骁龙 8295 芯片,支持 56 英寸 HUD、3D 车模交互及 AI 主动关怀(如驾驶员分神时自动调节空调温度)。
- 供应链与合作伙伴
小米 SU7 Ultra 核心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(电池)、汇川技术(电机)、英伟达(智驾芯片)、禾赛科技(激光雷达)等国际企业,同时通过投资纵目科技、速腾聚创等布局智能驾驶生态。国产化方面,碳纤维材料由中复神鹰供应,碳化硅功率器件通过雅创电子代理英飞凌产品。
三、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
- 销量与交付
发布会后,SU7 Ultra 在 10 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 6900 辆,两小时超 1 万辆,2025 年一季度累计交付 3257 台,占小米汽车总交付量的 4.3%。截至 2025 年 3 月,小米汽车累计交付超 18 万辆,其中 SU7 系列贡献主力。
- 用户评价
- 性能与设计:用户对 1.98 秒加速、赛道级操控及 0.195Cd 风阻系数给予高度评价,但部分车主反映交付周期较长(标准版需等待 328-350 天)。
- 智能体验:人车家生态互联功能受认可,但自动泊车对复杂车位的识别偶发卡顿,官方已通过 OTA 优化。
- 续航与充电:CLTC 续航达成率 91%,但公共充电桩覆盖率不足问题仍存。
四、后续动态与行业意义
- 上海车展亮相
2025 年 4 月 23 日,小米 SU7 Ultra 及全系车型在上海车展 6.2H 馆 6B02 展位展出,重点展示赛道模式下的扭矩矢量控制技术及车机控制智能家居场景。
- 技术路线图
小米计划 2025 年实现 L3 级自动驾驶功能,2026 年量产固态电池,并启动欧洲、东南亚工厂建设,目标 2027 年海外销量占比达 30%。
- 行业影响
小米 SU7 Ultra 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在高端汽车市场的突破,其 “硬件综合净利率≤5%” 的定价策略颠覆了传统豪华车的溢价逻辑。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后刘振泽指出,小米通过 “先手机后汽车” 的发布会策略精准把控流量,但其品牌高端化仍需时间沉淀口碑。
总结
2025 年小米 SU7 Ultra 发布会不仅是一款高性能车型的亮相,更是小米汽车从 “性价比” 向 “技术高端” 转型的关键节点。通过三电系统、智能驾驶及生态整合的技术突破,小米正试图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复制手机行业的成功逻辑。尽管面临交付压力和品牌认知挑战,SU7 Ultra 的市场表现已初步验证其战略可行性,未来两年的交付数据与技术落地将成为核心验证指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