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小米汽车相关a股

2025-04-23 16:52:02  阅读 24 次 评论 0 条
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汽车的供应链布局已形成覆盖电池、电驱系统、智能座舱、底盘零部件等核心领域的 A 股上市公司矩阵。以下结合最新行业动态和公开信息,梳理与小米汽车深度绑定的 A 股标的及合作逻辑:

一、核心部件供应商


  1. 宁德时代(300750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独家供应小米 SU7 Max 三元锂电池(101kWh),占小米汽车电池采购量 40%,并参与小米 SU7 标准版磷酸铁锂电池双供体系。
    • 技术突破:2025 年推出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已量产装车,支持 5 分钟补能 520km,预计将应用于小米新车型 YU7。
    • 产能保障:宁德时代北京工厂与小米汽车亦庄基地协同生产,确保电池供应稳定性。

  2. 比亚迪(002594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弗迪电池为小米 SU7 标准版提供磷酸铁锂电池(73.6kWh),与宁德时代形成双供应商体系。
    • 成本优势:刀片电池技术适配小米高性价比车型,2025 年订单量预计占比亚迪外供业务的 12%。

  3. 汇川技术(300124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子公司汇川联合动力为小米 SU7 Max 提供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,技术覆盖 800V 碳化硅平台。
    • 市场地位:国内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市占率超 25%,2025 年新增小米订单超 15 亿元。


二、智能座舱与电子系统


  1. 德赛西威(002920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供应小米 SU7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 AR-HUD 系统,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,支持多屏交互和语音助手。
    • 产能扩张:2024 年底定向增发 45 亿元,新建中西部生产基地,预计 2025 年小米相关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 28%。

  2. 光庭信息(301221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开发小米 SU7 智能驾驶软件,集成自研 AI 算法与小米澎湃 OS 系统,2025 年订单金额超 8 亿元。
    • 技术壁垒:承接小米 SU7 全栈式智能座舱开发,适配小米生态链设备无缝互联。

  3. 华阳集团(002906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及智能中控屏,2025 年为小米 YU7 配套 AR-HUD 模组,单车价值量超 3000 元。
    • 市场拓展: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 35%,同步开发欧洲车企智能座舱项目。


三、底盘与热管理系统


  1. 拓普集团(601689.SH)

    • 合作内容:为小米 SU7 提供空气悬架、底盘结构件及热管理部件,单车价值量达 1.25 万元,占小米供应链采购额 18%。
    • 技术协同:与小米联合开发闭式空气弹簧系统,提升车辆操控性与舒适性。

  2. 凯众股份(603037.SH)

    • 合作内容:供应小米 SU7 减震系统及线控制动技术,国内市占率超 30%,合肥工厂年产能提升至 500 万套。
    • 订单弹性:2025 年小米车型订单占比预计从 12% 提升至 25%。

  3. 银轮股份(002126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提供热交换器及后处理排气系统,2025 年新增小米订单超 5 亿元,适配小米 800V 高压平台。
    • 技术升级:开发集成式热管理模块,降低系统能耗 15%。


四、轻量化与材料供应商


  1. 星源卓镁(301398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研发镁合金支架产品,应用于小米 MS11 车型,助力车身轻量化,材料成本降低 20%。
    • 产能规划:新建年产 2 万吨镁合金压铸项目,2025 年投产。

  2. 祥鑫科技(002965.SZ)

    • 合作内容:供应电池箱体及车身结构件,深度绑定小米 SU7 及 YU7 车型,2025 年订单金额预计达 12 亿元。
    • 技术突破:开发一体化压铸电池包,提升生产效率 30%。


五、新车型与产能动态


  1. 小米 YU7(2025 年中上市)

    • 供应链:拓普集团(底盘)、福耀玻璃(汽车玻璃)、德赛西威(智能座舱)、宁德时代(神行超充电池)。
    • 技术亮点:全域 800V 碳化硅平台支持 15 分钟补能 500km,搭载澎湃 OS 系统实现车家互联。

  2. 产能目标

    • 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 35 万台,较 2024 年增长 75%,供应链企业需同步扩产。
    • 宁德时代、汇川技术等核心供应商已启动二期工厂建设,确保产能匹配。


六、风险与机遇


  • 机遇:小米汽车销量增长带动供应链订单放量,智能化、轻量化技术升级推动供应商毛利率提升。
  • 风险: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价格战,部分零部件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。

总结:2025 年小米汽车产业链的核心投资主线聚焦于电池技术突破(宁德时代、比亚迪)、智能座舱升级(德赛西威、光庭信息)、轻量化材料(星源卓镁、祥鑫科技)及新车型供应链(拓普集团、福耀玻璃)。投资者可关注上述企业的订单兑现能力及技术迭代进度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3490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