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米汽车 SU7 作为一款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,其空间表现围绕 “运动与实用的平衡” 展开,以下从尺寸布局、乘坐体验、储物能力及竞品对比等维度进行详细解析:
一、车身尺寸与空间布局
小米 SU7 的标准版(2024 款)长宽高为 4997mm×1963mm×1440mm,轴距 3000mm。这一尺寸接近特斯拉 Model S(轴距 2960mm),但低于比亚迪汉 L(轴距 2970mm)。而 2025 款 Ultra 版本因空气悬挂等配置调整,车身尺寸增至 5070mm×1970mm×1465mm,轴距保持 3000mm。
溜背式设计是 SU7 的核心特征,其风阻系数低至 0.195Cd,但也导致后排头部空间受限。以身高 178cm 的乘客为例,后排头部距离天幕约三指,而腿部空间可达两拳以上。对于身高超过 185cm 的乘客,可能需要调整座椅角度以缓解头部压迫感。
二、乘坐空间实测与优化
- 前排体验:
- 运动座椅支持 14 向电动调节,腿部空间最大可达 940mm,头部空间约 1055mm,适合身高 1.9 米以下的驾驶者。
- 环绕式座舱设计配合镂空中控台下储物格,提升了驾驶位的实用性。
- 后排表现:
- 轴距优势带来膝部空间约 2 拳,但溜背造型使头部空间仅 1 拳(身高 175cm 乘客)。
- 地台纯平设计提升了三人乘坐的舒适性,后排座垫长度 530mm,略短于 Model 3 的 545mm。
- 对比竞品:
- 与特斯拉 Model 3 相比,SU7 后排腿部空间多出 85mm,但头部空间少 20mm。
- 比亚迪汉 L 因车身更高(1505mm),后排头部空间更宽裕,但轴距短 30mm。
三、储物能力与灵活扩展
- 常规储物:
- 前备厢 105L,可容纳 2 个登机箱,优于 Model 3 的 88L。
- 后备厢标准容积 517L(四驱 Max 版为 493L),纵深 1130mm,可放置 3 个 24 寸行李箱 + 1 个 20 寸行李箱。
- 扩展空间:
- 后排座椅支持 40:60 比例放倒,扩展后纵深达 2000mm,可容纳婴儿车、滑雪板等大件物品。
- 隐藏式充电枪收纳槽、车门储物格(可放 2 瓶水)等细节设计提升了实用性。
- 竞品对比:
- 极氪 001 猎装车后备厢更大(2144L 放倒后),但 SU7 风阻更低,续航更优。
- 比亚迪汉 L 后备厢容积 510L,略小于 SU7,但支持后排座椅全平放倒。
四、空间设计的取舍与适用场景
- 设计理念:
- SU7 以 “驾驶者为中心”,通过长轴距(3000mm)和低重心(电池组厚度 120mm)优化操控性能,但牺牲了部分后排头部空间。
- 空气悬挂(Max 版)可调节车身高度,提升通过性或降低风阻。
- 适用人群:
- 家庭用户:适合 2-4 人短途出行,长途旅行需注意后排舒适性。
- 性能爱好者:运动座椅和低趴造型提供了赛道级体验,但需接受空间妥协。
- 科技尝鲜者:HUD 抬头显示(56 英寸)和无框车门等配置强化了科技感。
五、总结与建议
小米 SU7 的空间表现符合其运动轿跑定位,在保证驾驶乐趣的同时,通过长轴距和灵活储物设计兼顾了日常实用性。若注重后排头部空间,建议选择比亚迪汉 L;若追求性能与续航平衡,SU7 是更优解。建议用户到店试乘,重点关注后排头部空间和座椅舒适性,同时考虑是否需要空气悬挂等配置对空间的影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