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汽车尚未推出任何燃油车型,其产品矩阵完全聚焦于纯电动领域。从官方信息、技术布局及行业趋势来看,小米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没有燃油车的规划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现有产品全系为纯电动车
- 首款车型小米 SU7(2024 年上市)
作为小米汽车的开山之作,SU7 定位为 C 级豪华纯电轿车,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,CLTC 续航最高达 800 公里,支持 800V 高压快充技术(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)。其动力系统、电池技术(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)和智能驾驶功能(Xiaomi Pilot 3.0)均围绕纯电架构打造。
- 价格与市场表现:SU7 起售价 21.59 万元,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.9 万辆,累计交付量达 20 万辆,成为纯电轿车市场的热门车型。
- 2025 年新车型 YU7(纯电 SUV)
小米在 2025 上海车展上展示了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 YU7,采用全域 800V 碳化硅平台,支持 15 分钟补能 500 公里,预售价 20-30 万元。该车搭载六块柔性 OLED 屏幕和澎湃 OS 系统,延续了小米 “生态化体验” 的策略。
- 产能与交付:YU7 计划于 2025 年 6-7 月上市,但受限于供应链,提车周期可能长达一年。
- 技术路线明确
小米汽车的核心技术如超级电机(转速 27,000rpm)、碳化硅电控、800V 高压平台等均为纯电车型专属。雷军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,小米汽车将 “All in” 智能电动汽车,不会涉足燃油车领域。
二、官方声明与战略定位
- 雷军与高管表态
- 雷军在 2021 年宣布造车时明确表示,小米汽车将聚焦 “智能电动汽车”,目标是 “打造全球最好的电动车”。
-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,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回应称,小米展台仅展示纯电车型 SU7 系列,YU7 仍按计划于 6-7 月上市,未提及任何燃油车计划。
- 政策与市场导向
中国政府明确提出 “双碳” 目标,2025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超过 35%。小米作为科技企业,其战略布局与政策方向高度一致。例如,小米自建的超充网络(2025 年目标 500 + 座)和车家互联生态(米家深度整合)均围绕电动车展开。
三、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
- 燃油车市场萎缩
2025 年上海车展中,新能源车型占比达 69.1%,传统燃油车仅 30 款,且主要来自合资品牌。韩系车企(如现代、起亚)因转型缓慢首次缺席 A 级车展,反映出燃油车市场的边缘化趋势。
- 用户偏好变化:小米 SU7 事故后,部分消费者转向燃油车的讨论,但小米官方未因此调整战略,反而加速电动车技术迭代(如升级 L3 级智驾)。
- 竞品对比
小米的主要竞争对手(如特斯拉、华为、比亚迪)均以纯电或增程式技术为主。例如,华为问界 M8 搭载增程系统,比亚迪汉 L 支持 1000kW 超快充,而小米通过 “价格屠夫” 策略(如 SU7 起售价低于 Model S Plaid)抢占市场。
四、未来规划与可能性分析
- 2025 年产能目标
小米计划 2025 年交付 35 万辆电动车,其中 SU7 系列占主力,YU7 贡献增量。产能压力主要来自供应链(如电池、芯片),而非燃油车研发。
- 技术储备与生态布局
- 增程式技术:网传小米内部代号 “昆仑” 的 SUV 可能采用增程动力,但该车型预计 2026 年推出,且增程式仍属于新能源车范畴。
- 燃油车可能性:若小米未来推出燃油车,需重新研发发动机、变速箱等核心部件,与现有纯电平台无法兼容,成本与风险极高。目前无任何官方信息或行业分析支持这一假设。
结论
2025 年小米没有燃油车,且短期内不会涉足该领域。其产品矩阵、技术路线、高管表态及行业趋势均指向纯电动化。若用户关注小米汽车,建议聚焦其纯电车型(如 SU7、YU7)及智能生态体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