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小米汽车 SU7 的后备箱设计延续了其作为中大型纯电轿车的实用性与科技感,结合 2024 款基础配置与 2025 年改款升级,展现出以下核心特点:
一、空间容量与布局
- 基础容积:
- 普通版:2024 款 SU7 的后备箱容积为 517L(后驱 Pro 版 / 标准版)或 493L(四驱 Max 版),2025 年款延续这一数据。实际测试显示,可容纳 28 英寸行李箱 + 2 个 20 英寸行李箱 + 2 个背包,满足 3-4 人短途出行需求。
- Ultra 版:2025 年新增的 SU7 Ultra 因空气动力学套件(如碳纤维尾翼)调整了尾部设计,但后备箱容积未明确缩减,仍保持 517L。
- 前备箱:全系标配 105L 前备箱,可存放零散物品或外卖,避免异味进入乘员舱。
- 扩展能力:
- 后排座椅支持 4/6 比例放倒,放倒后最大进深达 1959mm,可装载滑雪板、婴儿车等超长物品。但需注意,放倒后座椅与后备箱存在约 10° 坡度,可能影响平整度。
- 后备箱底部配备可拆卸隔板,可灵活调整储物空间,下方隐藏式储物格可收纳充电枪、急救包等。
二、智能功能与便利性
- 电动尾门升级:
- 2025 款全系标配电动尾门,支持以下操作:
- 智能感应:脚踢 / 挥手开启(需携带钥匙或手机靠近)。
- 高度记忆:可自定义尾门开启高度,适应地库限高场景。
- 防夹保护:关闭过程中遇障碍物自动回弹,提升安全性。
- 支持语音控制(“小爱同学,打开后备箱”)及手机 APP 远程操作。
- 2025 款全系标配电动尾门,支持以下操作:
- 细节设计:
- LED 照明:后备箱顶部配备感应式照明灯,夜间取物更清晰。
- 锚点与挂钩:内部设有 4 个锚点和 2 个挂钩,可固定行李或购物袋。
- 12V 电源:后备箱侧壁提供 12V 电源接口,方便外接车载冰箱或充气泵。
三、与竞品对比
车型 | 后备箱容积(L) | 电动尾门 | 前备箱(L) | 后排座椅放倒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小米 SU7 | 517 | 标配 | 105 | 支持 |
特斯拉 Model 3 | 542 | 标配 | 150 | 支持 |
蔚来 ET5 | 450 | 标配 | 无 | 支持 |
比亚迪汉 EV | 420 | 选装 | 无 | 不支持 |
- 优势:SU7 的后备箱容积在同价位车型中处于中上水平,且标配前备箱,整体储物能力优于蔚来 ET5 和比亚迪汉 EV。
- 不足:Model 3 的前备箱更大(150L),但 SU7 的后排座椅可放倒,灵活性更强。
四、用户反馈与建议
- 好评点:
- 空间利用率高,适合家庭出行或露营场景。
- 电动尾门感应灵敏,语音控制便捷。
- 前备箱设计实用,避免异味干扰。
- 改进建议:
- 后排座椅放倒后坡度较大,装载平板物品时需额外铺垫。
- 后备箱开口高度较高(约 1.7 米),身材较矮的用户关闭尾门可能不便。
五、2025 年改款亮点
- 尾门优化:
- 新增 “智能防夹” 功能,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障碍物,响应速度提升 30%。
- 尾门材质升级为碳纤维复合材料,重量减轻 15%,开合更轻盈。
- 储物扩展:
- 官方推出 “后备箱增容套件”(选装),包括可折叠扩展板和分层隔板,容积可临时增加至 580L。
总结
小米 SU7 的后备箱在空间、智能化和实用性上表现均衡,517L 的基础容积与前备箱组合足以应对日常需求,2025 年改款进一步强化了电动尾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。尽管存在后排座椅放倒坡度等小瑕疵,但整体竞争力在 20-30 万元纯电轿车中处于第一梯队,尤其适合注重储物灵活性的家庭用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