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小米汽车的底盘是哪家的

2025-04-24 20:16:56  阅读 27 次 评论 0 条

小米汽车的底盘是哪家的

根据公开信息和行业分析,2025 年小米汽车的底盘技术呈现出 **“自主研发 + 顶级供应商协同”** 的特点,核心部件由多家国际及国内领先企业共同支撑,同时融入小米自研的智能底盘技术。以下是具体细节:

一、核心供应商与技术合作


1. 拓普集团:底盘系统主力供应商


  • 空气悬架与闭式系统:拓普集团为小米 SU7、YU7 等车型提供空气悬架系统,并联合开发闭式空气弹簧技术。该系统调节速度比传统开式系统提升 100%,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,例如在高速过弯时可通过实时调节弹簧刚度抑制侧倾。
  • 底盘模块化供应:拓普集团还负责车身底盘结构件、减震器等产品,单车供应价值达 5000-8000 元。其合肥工厂年产能提升至 500 万套,满足小米汽车的规模化需求。

2. 博世与采埃孚:制动与减震技术


  • 博世 DPB+ESP 10.0 系统:小米 SU7 搭载博世全球首发的全解耦制动系统,100-0km/h 制动距离仅 33.3 米,响应速度提升 40%,并具备四重安全冗余设计。
  • 采埃孚 CDC 减振器:采埃孚提供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(CDC),支持每秒 1000 次阻尼调节,配合小米自研的底盘控制算法,实现 “魔毯悬架” 般的路面预瞄功能。

3. 布雷博与大陆集团:高性能部件


  • 布雷博制动卡钳:小米 SU7 Max 版配备前 4 活塞刹车卡钳,由意大利品牌布雷博供应,提升制动性能与散热效率。
  • 大陆集团线控转向:大陆集团为小米汽车提供线控转向技术,支持转向比 5:1-15:1 动态调节,兼顾低速灵活性与高速稳定性。

4. 津荣天宇与华域汽车:精密部件


  • 津荣天宇:为小米智能底盘预研项目提供精密金属部件,涉及车身底盘、减震、热管理等领域。
  • 华域汽车:供应前副车架、传动轴等底盘结构件,其产品与 BBA 供应商重合率达 67%。

二、小米自研智能底盘技术


1. 全主动悬架系统


  • 技术突破:小米全主动悬架每个轮端配备 4.6kW 动力源和双阀 CDC,可独立控制每个车轮的抗力,实现 “零颠簸、零侧倾、零俯仰”。例如,车辆可通过悬架跳舞、连续原地起跳等功能展示其调节精度。
  • 生态联动:悬架系统接入 “人车家全生态”,用户可通过小米手机远程控制悬架高度或模式,提升使用场景的灵活性。

2. 超级四电机驱动系统


  • 性能参数:小米自研前双电机(单电机 449PS、28000rpm)与后双 V8s 电机组成四电机系统,综合马力达 2054PS,支持原地掉头、圆规掉头等特殊功能。
  • 散热创新:定子采用双循环立体油冷技术,转子为 S 型油路设计,散热效率提升 100%,确保赛道级连续驾驶的稳定性。

3. 48V 线控底盘技术


  • 制动与转向:全球首创 48V 全干式线控制动系统,取消液压油,响应速度提升 40%;国内首创 48V 线控转向,实现方向盘与车轮解耦,为无方向盘座舱布局奠定基础。
  • 能效优化:48V 低压系统降低线束重量 30%,支持更高功率的车载设备,如智能冰箱、高算力芯片等。

三、供应链布局与行业趋势


1. 国内供应商占比提升


  • 政策驱动:小米优先选择国内供应商(如拓普集团、华域汽车),符合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自主化政策导向。
  • 成本控制:国内供应商在模具开发、量产交付等环节具备效率优势,例如祥鑫科技供应车身结构件,通过轻量化设计降低成本 10%。

2. 国际技术深度整合


  • 联合开发:小米与博世、采埃孚等企业在底盘控制算法、线控技术等领域深度合作,例如与大陆芯智驾联合开发多传感器融合系统。
  • 全球化采购:部分高端部件(如布雷博卡钳、米其林轮胎)仍依赖进口,以确保性能与品牌溢价。

3. 行业技术趋势


  • 滑板底盘探索:宁德时代在 2025 年上海车展发布磐石底盘,宣称 120km/h 碰撞不起火,但小米尚未明确采用该技术,仍以传统底盘架构为主。
  • 软件定义底盘:小米通过全栈自研底盘控制算法,实现 “路面自适应”“弯道自适应” 等功能,每秒 500 次电机扭矩调节与 1000 次 CDC 阻尼调节,提升智能化水平。

四、总结:技术融合与市场定位


2025 年小米汽车的底盘技术呈现 **“高端供应商 + 自主创新”** 的双轮驱动模式:

  • 供应商矩阵:拓普集团、博世、采埃孚等企业提供核心硬件,确保底盘的可靠性与性能上限。
  • 自研技术:小米通过全主动悬架、四电机系统、线控底盘等技术,构建差异化竞争力,支撑其 “50 万以内最好开” 的市场定位。
  • 未来方向: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,小米可能进一步整合滑板底盘、线控化等前沿技术,但其短期仍以传统架构为主,兼顾成本与技术落地速度。

若需更详细的车型配置信息,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方发布或行业深度分析报告。

小米汽车的底盘是哪家的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4074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