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小米 SU7 与特斯拉 Model 3 的对比可从性能、智能驾驶、配置、价格、市场表现等多维度展开,结合最新市场动态和用户反馈,以下是综合分析:
一、核心性能与续航
小米 SU7
- 动力:双电机版零百加速 2.78 秒,单电机版 5.28 秒,动力输出偏向温和,适合日常驾驶。
- 续航:Max 版 CLTC 标称 800km,实际高速续航约 600km;Ultra 版搭载 93.7kWh 电池,CLTC 续航 630km,实测高速续航 495km(120km/h 时速下折扣率 59.7%),优于特斯拉 Model 3。
- 充电:支持 480kW 超充,10%-80% 充电仅需 18 分钟,但普通充电桩功率较低(约 60kW),建议选择 800V 平台车型以提升补能效率。
特斯拉 Model 3
- 动力:后驱版零百加速 6 秒,长续航版 5.1 秒,高性能版 3.3 秒,运动操控调校突出,底盘偏硬。
- 续航:长续航版 CLTC 标称 713km,实际高速续航约 568km(折扣率 56.6%),电池管理系统更优,静止掉电率低。
- 充电:支持 250kW 超充,10%-80% 充电约 30 分钟,超充网络覆盖广(如济宁龙贵购物中心有 4 个超充桩)。
总结:小米 SU7 在续航和充电速度上略胜一筹,尤其适合长途出行;特斯拉 Model 3 则以运动性能和充电网络成熟度见长。
二、智能驾驶与车机系统
小米 SU7
- 智能驾驶:全系标配高速 NOA 和城市 NOA,搭载英伟达 Orin-X 芯片(算力 508TOPS),支持自动变道、泊车等功能,但偶发车道偏离需人工接管。2025 年 2 月推出的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已全量推送,覆盖高速、城市道路及停车场,需完成 1000 公里安全智驾里程后解锁。
- 车机系统:搭载骁龙 8295 芯片,操作流畅,支持小爱同学语音助手、米家生态联动及 CarPlay/CarLink 互联,后排配备 8 英寸触控屏。
特斯拉 Model 3
- 智能驾驶:基础版 Autopilot 功能稳定,但 FSD 全自动驾驶在国内尚未完全落地,需额外支付 6.4 万元。2025 年 2 月起推送 FSD 更新,支持城市道路辅助驾驶,但功能仍受限(如无法处理复杂路口)。
- 车机系统:采用 AMD Ryzen 芯片,操作流畅度较高,但语音交互响应较慢,不支持生态联动。
总结:小米 SU7 在智能驾驶功能丰富度和性价比上占优,尤其适合注重科技体验的用户;特斯拉 FSD 潜力大但需付费,适合愿意为未来升级买单的消费者。
三、配置与舒适性
小米 SU7
- 标配配置:座椅通风 / 加热、车载冰箱(首批车主赠送)、540 度全景影像、空气悬架(Ultra 版)。
- 空间:轴距 3000mm,后排腿部空间优于 Model 3,但头部空间对高个子乘客稍显局促。
特斯拉 Model 3
- 标配配置:基础版无座椅通风,空调操作需通过屏幕多次点击,内饰极简,储物空间较大(前后备厢总容积 682L)。
- 空间:轴距 2875mm,后排空间布局合理,但座椅舒适性一般。
总结:小米 SU7 在舒适性配置和空间实用性上更胜一筹,适合家庭用户;特斯拉 Model 3 则以简约设计和储物能力吸引偏好实用主义的消费者。
四、价格与市场表现
小米 SU7
- 售价:入门版约 24.59 万,Max 版 36.99 万,Ultra 版 52.99 万,纽北限量版 81.49 万。
- 销量:2025 年 Q1 销量 75869 辆,超越特斯拉 Model 3(52718 辆),一线城市表现突出(如深圳销量 3922 辆)。
- 保值率:准新车保值率超 95%,三年后预计约 65%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特斯拉 Model 3
- 售价:后驱版 23.55 万,长续航版 27.55 万,高性能版 33.95 万,2025 年 4 月推出保险补贴 8000 元叠加 5 年 0 息政策。
- 销量:Q1 同比增长 64.5%,一线城市仍占主导(如北京销量 4009 辆)。
- 保值率:三年后约 60%-70%,高于新能源车平均水平。
总结:小米 SU7 凭借高性价比和配置优势快速抢占市场,尤其在二线及以下城市;特斯拉 Model 3 则以品牌溢价和成熟度维持高端市场地位。
五、品牌与售后服务
小米
- 优势:互联网生态整合能力强,售后服务网点覆盖 1100 余家(如济宁有售后中心),提供 5 年或 10 万公里质保。
- 不足:充电网络仍在建设中,长期可靠性待验证。
特斯拉
- 优势:全球充电网络覆盖广(如济宁龙贵购物中心有超充桩),品牌认可度高,二手车保值率稳定。
- 不足:售后服务成本较高,FSD 落地进度受政策限制。
六、选购建议
选小米 SU7 的场景
- 预算 25-50 万,追求高性价比、智能驾驶和舒适配置。
- 注重生态联动(如米家设备控制)和后排娱乐体验。
- 愿意尝鲜新品牌,对充电网络依赖度较低。
选特斯拉 Model 3 的场景
- 预算 20-35 万,偏好运动操控和品牌溢价。
- 依赖超充网络,计划长期持有(保值率稳定)。
- 期待 FSD 未来升级,对自动驾驶有较高需求。
七、未来趋势
- 小米:计划 2025 年扩展充电网络,提升售后服务能力,进一步优化 Xiaomi HAD 系统。
- 特斯拉:加速 FSD 本土化测试,可能在 2025 年下半年推出更成熟的城市道路辅助驾驶功能。
总结
2025 年小米 SU7 与特斯拉 Model 3 的竞争本质是 “新势力性价比” 与 “传统巨头品牌力” 的较量。小米 SU7 以配置丰富、智能驾驶免费和高销量快速崛起,而特斯拉 Model 3 则凭借品牌积淀和充电网络优势维持地位。若注重科技体验和性价比,小米 SU7 是更优选择;若追求品牌保障和成熟生态,特斯拉 Model 3 仍是稳妥之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