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年小米推出的笔记本电脑主要包括小米笔记本 Air和小米笔记本 Pro两大系列,覆盖了轻薄便携和高性能需求。以下是具体配置信息及 2025 年的使用建议:
一、小米笔记本 Air 系列(2017 款)
1. 小米笔记本 Air 12.5 英寸
- 核心配置:
- 处理器:英特尔酷睿 m3-6Y30(第六代,双核四线程,主频 0.9GHz,睿频 2.2GHz)。
- 内存:4GB DDR4 2133MHz(板载不可扩展)。
- 存储:128GB SATA SSD(支持扩容)。
- 显卡:英特尔 HD Graphics 515 集成显卡。
- 屏幕:12.5 英寸全高清(1920×1080),全贴合技术,7H 硬度无边玻璃,300 尼特亮度。
- 电池:4 芯锂电池,续航约 11.5 小时。
- 重量:1.07kg。
- 价格:首发 3499 元。
- 特点:
- 无风扇静音设计,适合轻度办公和移动场景。
- 支持小米手环免密码解锁。
2. 小米笔记本 Air 13.3 英寸
- 核心配置:
- 处理器:英特尔酷睿 i5-6200U(第六代,双核四线程,主频 2.3GHz,睿频 2.8GHz)。
- 内存:8GB DDR4 2133MHz(板载不可扩展)。
- 存储:256GB PCIe NVMe SSD(支持扩容)。
- 显卡:NVIDIA GeForce 940MX(2GB GDDR5)独立显卡。
- 屏幕:13.3 英寸全高清(1920×1080),全贴合技术,窄边框设计。
- 电池:4 芯锂电池,续航约 10.5 小时。
- 重量:1.28kg。
- 价格:首发 4999 元。
- 特点:
- 独立显卡支持轻度游戏(如《英雄联盟》低画质流畅)。
- 全金属机身,双风扇散热系统。
3. 小米笔记本 Air 13.3 英寸(2017 款 i3 版)
- 配置补充:
- 处理器:英特尔酷睿 i3-7100U(第七代,双核四线程,主频 2.4GHz)。
- 显卡:英特尔 HD Graphics 620 集成显卡。
- 价格:约 4299 元。
二、小米笔记本 Pro(2017 款)
1. 基础版
- 核心配置:
- 处理器:英特尔酷睿 i5-8250U(第八代,四核八线程,主频 1.6GHz,睿频 3.4GHz)。
- 内存:8GB DDR4 2400MHz(可扩展至 16GB)。
- 存储:256GB PCIe NVMe SSD(支持扩容至 1TB)。
- 显卡:NVIDIA GeForce MX150(2GB GDDR5)独立显卡。
- 屏幕:15.6 英寸全高清(1920×1080),窄边框,72% NTSC 色域。
- 电池:60Wh,续航约 9 小时。
- 重量:1.95kg。
- 价格:首发 5599 元(i5+8GB)。
2. 高配版
- 配置升级:
- 处理器:英特尔酷睿 i7-8550U(第八代,四核八线程,主频 1.8GHz,睿频 4.0GHz)。
- 内存:16GB DDR4 2400MHz(双通道)。
- 价格:首发 6999 元(i7+16GB)。
- 特点:
- 全金属机身,支持指纹识别。
- 专业级调校的 MX150 显卡,性能较标准版提升 32%。
- 接口丰富(HDMI、USB-C、SD 读卡器等)。
三、2025 年使用建议
1. 性能表现
- 日常办公:第六 / 八代酷睿处理器仍可流畅运行 Office、网页浏览等轻量任务。
- 轻度娱乐:MX150 显卡可应对《英雄联盟》低画质(约 60 帧),但无法流畅运行现代 3A 游戏。
- 多任务处理:8GB 内存可能不足,建议升级至 16GB(仅小米笔记本 Pro 支持)。
2. 系统支持
- Windows 10:官方支持至 2025 年 10 月,之后安全更新终止。
- Windows 11:
- 小米笔记本 Air 13.3 英寸:部分用户通过修改注册表安装,但因处理器不符合最低要求(需第八代酷睿),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。
- 小米笔记本 Pro:第八代酷睿支持 TPM 2.0,可官方升级至 Windows 11。
3. 硬件升级
- 存储:小米笔记本 Pro 支持更换或扩展 SSD(需拆机),建议升级至 512GB 或 1TB NVMe 硬盘。
- 内存:小米笔记本 Pro 可加装 8GB DDR4 内存(需确认型号兼容性)。
4. 替代方案
- 二手市场:2017 款二手价格约 1500-3000 元,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。
- 新品推荐:若需更高性能,可考虑小米 Redmi Book Pro 14 2025 款(搭载酷睿 Ultra 处理器,2.8K 120Hz 屏)。
四、总结
2017 款小米笔记本在发布时以高性价比和轻薄设计著称,尤其小米笔记本 Pro 凭借第八代酷睿和 MX150 显卡,在同价位中表现突出。2025 年,这些机型仍可满足基础需求,但需注意系统支持终止和性能瓶颈。若追求长期使用,建议选择支持 Windows 11 的型号或考虑硬件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