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,小米汽车在 2025 年尚未正式推出混合动力车型,但已明确规划了增程式混动技术路线,并计划在 2025 年底至 2026 年期间发布首款增程 SUV 车型。以下是具体进展与分析:
一、2025 年小米混动车型的明确动向
- 代号 “昆仑” 的增程 SUV 计划
小米汽车内部代号为 “昆仑” 的增程式混动 SUV 已进入测试阶段,预计在2025 年四季度亮相,并于2026 年上半年正式上市。这款车型定位中大型 SUV,采用三排座椅布局,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,纯电续航或达 400 公里,综合续航能力可满足长途出行需求。
- 技术亮点:专利文件显示,小米在发动机体积优化、空间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,同时配备后轮转向系统和博世 IPB 2.0 智能制动系统,提升操控灵活性与安全性。
- 市场定位:起售价可能在 15 万元左右,对标理想 L7、L8 等车型,主打家庭用户市场。
- 混动技术储备与供应链布局
小米自 2023 年起开始招聘增程系统设计工程师,并与国内传统车企合作开发增程式技术。供应链方面,小米已与欣旺达动力达成合作,后者将为其混动车型提供高倍率电池,系统级报价低于 6 毛钱 / 瓦时,以控制成本。此外,小米还申请了混合供电电路专利,通过 48V 系统优化电力管理,进一步降低能耗与成本。
二、2025 年未上市的原因与挑战
- 产能与工厂建设
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预计在 2025 年 7 月投产,主要用于生产纯电车型(如 YU7),而混动车型的生产需依赖新平台与产线调整,因此量产时间可能延后至 2026 年。
- 技术路线选择
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 2024 年公开表示,小米在混动技术上 “做不过奇瑞”,因此短期内将聚焦纯电领域,通过增程式技术过渡。这一策略可能影响混动车型的研发进度,使其更注重差异化竞争而非全面铺开。
- 市场策略
2025 年小米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纯电车型(如 SU7 Ultra、YU7)巩固市场份额,混动车型作为补充产品,需在技术成熟度与用户接受度上达到平衡后再推出。
三、未来混动车型的潜在方向
- 增程式技术为主
从现有信息看,小米首款混动车型将采用增程式路线,而非插电式混动(PHEV)。增程式技术结构相对简单,适合新势力车企快速切入市场,且能有效解决续航焦虑,与小米的用户定位相符。
- 生态协同与智能化
小米可能将混动车型与米家生态深度整合,例如通过车家互联功能优化能耗管理,或利用澎湃 OS 系统实现智能补能规划。此外,混动车型或将搭载高阶智驾功能,如城市 NOA(自动导航辅助驾驶)。
- 价格与成本控制
小米混动车型的定价预计低于理想、问界等竞品,通过供应链整合(如欣旺达电池)和自研技术(如混合供电电路)降低成本,同时保持配置竞争力。
四、总结:2025 年小米混动车型的状态
- 2025 年暂无上市计划:小米在 2025 年的重心仍为纯电车型(如 SU7 系列、YU7),混动车型处于测试与预热阶段,预计 2025 年底发布,2026 年正式交付。
- 技术路线明确:增程式混动是小米混动战略的核心,首款车型 “昆仑” 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,未来可能推出更多混动产品。
- 市场影响:若小米混动车型能在续航、价格与智能化上取得突破,有望在 15-30 万元市场与比亚迪、理想等品牌形成竞争,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。
建议关注小米 2025 年四季度的官方发布活动,以获取混动车型的具体上市时间与配置信息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