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小米 SU7 的马力配置根据不同版本存在显著差异,覆盖了从入门级到赛道级的全场景需求。以下是基于官方数据和权威评测的详细解析:
一、核心版本动力参数
1. SU7 Ultra 三电机赛道版
- 动力总成:搭载两台 V8s 电机(后驱)和一台 V6s 电机(前驱)组成的三电机系统,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组,放电功率达 1330kW。
- 马力与性能:
- 总马力:1548 Ps(1138 kW)
- 扭矩:1770 N·m
- 加速性能:0-100km/h 加速 1.98 秒,0-200km/h 加速 5.86 秒,最高时速 350km/h。
- 赛道特性:碳纤维尾翼、倍适登绞牙避震、倍耐力半热熔轮胎,最大下压力 285kg,专为纽北赛道优化。
- 售价:52.99 万元起,定位 “纽北圈速挑战” 限量版。
2. SU7 Max 双电机四驱版
- 动力总成:双永磁同步电机(前 220kW + 后 275kW),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。
- 马力与性能:
- 总马力:673 Ps(495 kW)
- 扭矩:838 N·m
- 加速性能:0-100km/h 加速 2.78 秒,CLTC 续航 800km。
- 市场定位:29.99 万元起,主打长续航与智能驾驶。
3. SU7 单电机后驱版
- 动力总成:单台永磁同步电机(220kW),搭载磷酸铁锂电池。
- 马力与性能:
- 总马力:299 Ps(220 kW)
- 加速性能:0-100km/h 加速 5.28 秒,CLTC 续航 700km。
- 价格:21.59 万元起,性价比入门款。
二、技术亮点与性能对比
1. 三电机系统的突破性
- 电机技术:V8s 电机采用碳化硅逆变器,最高转速 27200rpm,单台电机马力达 578 Ps。
- 能耗优化:800V 高压平台支持 480kW 超充,10%-80% 充电仅需 11 分钟。
- 赛道验证:原型车减重至 1900kg,下压力 2145kg,100-0km/h 制动距离 25 米。
2. 双电机版的均衡表现
- 智能四驱:前后电机扭矩分配算法,运动模式可输出 650N・m 瞬时扭矩。
- 续航与充电:101kWh 电池组支持 800km 续航,800V 平台 15 分钟补能 500km。
3. 单电机版的实用定位
- 家用场景:700km 续航满足日常通勤,16.5kWh/100km 电耗。
- 成本控制:磷酸铁锂电池降低购车门槛,支持 3.5kW 对外放电。
三、市场定位与用户选择
版本 | 马力范围 | 核心场景 | 目标用户 |
---|---|---|---|
SU7 Ultra | 1548 Ps | 赛道竞速、极限性能 | 性能爱好者、科技尝鲜者 |
SU7 Max | 673 Ps | 长途出行、智能驾驶 | 家庭用户、商务人士 |
SU7 单电机 | 299 Ps | 城市通勤、性价比 | 普通消费者、小米生态用户 |
典型案例:
- 赛道玩家:选择 Ultra 版,配合倍耐力半热熔胎和布雷博刹车,可挑战赛道圈速。
- 家庭用户:Max 版的 800km 续航和 L2 级智驾,适合长途自驾游。
- 城市代步:单电机版的 21.59 万元起售价,搭配小米生态联动,满足日常需求。
四、数据验证与争议点
1. 官方数据一致性
- 汽车之家、懂车帝等平台的参数配置表均显示 Ultra 版马力为 1548 Ps。
- 小米官网明确标注 Max 版双电机 673 Ps,单电机 299 Ps。
2. 用户实测反馈
- 加速体验:Ultra 版 1.98 秒加速被多位媒体实测验证,推背感 “堪比火箭”。
- 续航表现:Max 版冬季续航达成率 83%,优于同价位车型。
3. 潜在争议
- 三电机能耗:Ultra 版 CLTC 电耗 19.4kWh/100km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- 自动泊车:早期版本曾出现故障,但 2025 款通过 OTA 优化。
五、横向对比与行业地位
车型 | 马力 | 0-100km/h 加速 | 售价 | 核心优势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小米 SU7 Ultra | 1548 Ps | 1.98 秒 | 52.99 万 | 三电机、800V 超充 |
特斯拉 Model S Plaid | 1020 Ps | 2.1 秒 | 82.99 万 | FSD 自动驾驶 |
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| 761 Ps | 2.3 秒 | 183.8 万 | 品牌溢价、PDCC 底盘 |
极氪 007 四驱版 | 650 Ps | 3.4 秒 | 38.99 万 | 870km 续航、浩瀚智驾 2.0 |
竞争分析:
- 性能价格比:SU7 Ultra 以 52.99 万元实现 1548 Ps,仅为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三分之一。
- 技术突破:全域 800V 高压平台、碳化硅电机等配置,领先同价位车型。
六、购买建议
1. 性能优先:
- 推荐版本:SU7 Ultra(52.99 万)
- 理由:赛道级性能、三电机系统、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,适合追求极致加速与技术的用户。
2. 均衡之选:
- 推荐版本:SU7 Max(29.99 万)
- 理由:673 Ps、800km 续航、L2 级智驾,兼顾家庭与长途需求。
3. 性价比入门:
- 推荐版本:SU7 单电机(21.59 万)
- 理由:299 Ps、700km 续航,适合城市通勤与小米生态用户。
七、总结
2025 年小米 SU7 通过 “单电机 - 双电机 - 三电机” 的梯度布局,覆盖了 299 Ps 至 1548 Ps 的马力范围,满足从日常代步到赛道竞速的全场景需求。其核心优势在于三电机系统的性能突破、800V 高压平台的补能效率,以及小米生态的深度整合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选择时需结合预算、使用场景及对品牌的偏好,Ultra 版适合性能玩家,Max 版适合家庭用户,而单电机版则是性价比之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