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仰望u9和小米su7

2025-04-27 14:12:28  阅读 7 次 评论 0 条

仰望u9和小米su7

2025 年的仰望 U9 与小米 SU7 Ultra,分别代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两个极端:一个是百万级纯电超跑的技术图腾,另一个是 50 万级性能家用车的颠覆者。两者在定位、技术路径和用户群体上的差异,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对「性能平权」与「极致美学」的双重探索。

一、性能对决:赛道基因与实用主义的碰撞


仰望 U9作为比亚迪高端品牌的旗舰车型,搭载四电机独立驱动系统,最大功率 1305Ps,零百加速 2.36 秒,最高车速 300km/h,CLTC 续航 450km。其核心技术「云辇 - X」智能全主动车身控制系统,可实现原地起跳、爆胎稳控等颠覆性功能,配合主动式空气动力学套件(如 200km/h 时速下自动展开的扩散器),将超跑的机械美学推向新高度。然而,其双座布局、硬核调校和磷酸铁锂电池的选择,使其日常实用性近乎为零,更像是一件「赛道艺术品」。

小米 SU7 Ultra则以「性能平权」为使命,搭载三电机系统(1548Ps),零百加速 1.98 秒,最高车速 350km/h,CLTC 续航 630km。其赛道版散热系统每分钟散热量达 270 万焦耳,可连续两圈纽北狂飙电池不过热,甚至在株洲赛道以 1 分 41 秒刷新最速四门量产车纪录。更关键的是,它保留了五座布局、5115mm 车长和 3000mm 轴距,通过碳纤维运动套件和可升降中控扬声器等设计,在超跑基因与家用场景间找到平衡。

二、价格与市场:百万级超跑的孤独与 50 万级的狂欢


仰望 U9 以 168 万的定价,直接对标法拉利 SF90 等国际超跑,但受限于双座设计和硬核定位,2025 年一季度销量仅 17 辆,市场表现惨淡。其核心用户为「纯粹主义者」,蝶翼门开启的瞬间即是圈层入场券,碳陶刹车盘的荧光绿卡钳和竖置中控屏上的电机温度数据,成为圈内人才懂的暗语。

小米 SU7 Ultra 则以 52.99 万的定价(含 9 万权益包),直接腰斩仰望 U9 的身价,却标配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电池(11 分钟快充 80%)、六活塞阿基波罗碳陶刹车等硬核配置。其「可街可赛」的定位,使其上市首日订单破万,2025 年一季度销量达 0.33 万辆,占据 50-80 万级性能车市场 40% 份额。买家多为「跨界玩家」,既能在赛道日享受 3 秒级加速的快感,又能低调出现在商务场合或幼儿园门口。

三、技术路线:空气动力学与机械美学的博弈


仰望 U9的设计哲学是「超跑符号学」的极致表达:肌肉感爆棚的前脸、蝶翼式车门、夸张的进气风道,每一个细节都在强调赛道属性。其主动式空气动力学套件在 250km/h 时速下展开,配合云辇 X 系统的实时调控,将空气动力学转化为肉眼可见的机械舞蹈。然而,这套系统对刷圈速的帮助有限,其赛道成绩未突破纽北 7 分大关,远逊于小米 SU7 Ultra 的 6 分 46 秒。

小米 SU7 Ultra则以「减法思维」重构超跑元素:通过碳纤维运动套件、黑化前唇和固定式尾翼的点缀,在优雅与激进间找到平衡点,风阻系数压至 0.195Cd。其前唇导流槽能将气流精准导向刹车系统,尾翼在高速时提供 200kg 下压力,让家用车也能拥有赛道级稳定性。甚至连车灯都暗藏玄机:贯穿式 LED 灯带集成 ADAS 交互功能,可通过灯光变化提示自动驾驶状态。

四、行业影响:重构豪车价值标准


小米 SU7 Ultra 的横空出世,不仅让仰望 U9 陷入「高价低效」的舆论漩涡,更剑指保时捷 Taycan Turbo S(零百 2.8 秒 / 售价 180 万 +)等国际豪强。其「技术平权」运动,首次让性能车脱离「赛道专属」的桎梏:街道模式电耗 26.2 度 / 百公里,配座椅按摩 + 车载冰箱,智驾系统实现城市道路「零接管」。这种「可家用、可赛道」的兼容性,或将终结「百万以下无性能」的豪车霸权。

仰望 U9 则以「向上突破」的姿态,证明中国品牌有能力定义超跑审美:从蝶翼门到主动空力套件,每一个细节都在挑战法拉利、保时捷的审美霸权。其搭载的易四方技术平台和全域 700 伏级电压方案,为后续车型的技术迭代奠定基础。尽管当前销量低迷,但作为比亚迪技术储备的「试验田」,其意义远超市场表现。

五、用户选择:身份投射与圈层图腾的抉择


选择仰望 U9的用户,追求的是「超跑信仰」的具象化:蝶翼门开启时的仪式感、云辇 X 系统的炫技功能、赛道日引发的围观狂潮,都是身份的象征。他们愿意为「不可复制的驾驶体验」支付溢价,即便续航焦虑(450km)和充电兼容性(仅支持特定超充桩)是明显短板。

选择小米 SU7 Ultra的用户,则更看重「性能普惠」的现实价值:50 万级价格买到超跑性能,日常通勤可开启家庭模式(座椅按摩 + 车载冰箱),赛道日切换竞速模式(车手生涯数据系统),完美适配「斜杠人生」。其售后服务依托小米之家及数字化平台,承诺「核心城市 1 小时极速响应」,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网点不足的问题。

六、行业趋势:固态电池与政策重塑


2025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两大趋势将深刻影响这两款车型:

  1. 固态电池商业化:小米计划 2025 年测试半固态电池车型(CLTC 续航 1100km),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;比亚迪则规划在仰望 U9 下一代车型中应用半固态电池,但当前版本仍使用磷酸铁锂电池。固态电池的普及将彻底改写性能车的续航与安全性标准。
  2. 新国标实施:工信部发布的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38031-2025)要求电池「不起火、不爆炸」,并增加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测试。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小米宁德时代电池均已通过相关测试,但二线品牌面临淘汰风险。

结语:双重图腾的启示


仰望 U9 与小米 SU7 Ultra 的对决,本质是中国汽车工业「向上突破」与「向下普惠」的双重叙事:前者用百万级超跑打破技术垄断,后者以 50 万级车型重构性能车价值标准。当仰望 U9 的车主在赛道日享受聚光灯,当小米 SU7 Ultra 的用户在幼儿园门口收获注目礼,这两款车早已超越交通工具的范畴,成为当代中国工业美学的双重图腾 —— 一个向下突破阶级壁垒,一个向上刺破想象力穹顶。

仰望u9和小米su7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5516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