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 SU7 全系车型均为纯电动版本,没有燃油动力选项。以下是基于官方信息和行业动态的详细分析:
一、官方定位与产品规划
小米 SU7 自 2023 年 12 月发布以来,始终以纯电动车为核心定位。其搭载的 CTB 电池技术、800V 高压平台以及双电机四驱系统,均体现了小米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投入。2025 年 4 月最新发布的官方配置表中,小米 SU7 仍提供后驱和四驱两种纯电版本,续航里程覆盖 700-830 公里,且全系标配智能驾驶系统,未提及任何燃油动力方案。
从战略层面看,小米汽车 2025 年的核心目标是实现 35 万辆交付量,重点布局纯电动车型(如 SU7 Ultra 和 SUV 车型 YU7),并计划投入 300 亿元研发资金用于电池、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。雷军多次公开表示,小米将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领域,与传统燃油车市场划清界限。
二、权威信息与谣言澄清
- 主流媒体确认:
汽车之家、易车、太平洋汽车网等权威平台均明确表示,小米 SU7 目前仅有三款纯电车型在售,价格区间为 21.59 万 - 29.99 万元,不存在燃油版。例如,易车百科指出:“小米 SU7 系列车型均为纯电动,没有燃油版”。 - 供应链佐证:
小米 SU7 的供应商名单(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汇川技术)均围绕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电动车核心部件展开,未涉及燃油发动机相关供应链。 - 官方辟谣:
针对网络上的不实信息,小米官方曾多次辟谣。例如,2025 年 4 月,小米针对 “SU7 上不了保险” 的谣言,联合五大保险公司(人保、平安等)发布声明,强调投保服务正常。尽管未直接提及燃油版,但此类辟谣行为反映了小米对市场传闻的重视,间接说明其产品线的稳定性。
三、市场与技术逻辑
- 行业趋势:
全球汽车行业正加速向电动化转型,中国更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。小米作为新进入者,选择聚焦纯电动领域符合市场主流方向。若推出燃油版,不仅与行业趋势相悖,还需重建燃油发动机供应链,成本高昂且与现有战略冲突。 - 用户需求:
小米 SU7 的目标用户以科技爱好者和家庭用户为主,其长续航、快充能力(如 5 分钟充电 220 公里)和智能驾驶功能(如城市领航辅助)更贴合新能源用户的需求。燃油版的推出可能导致产品定位混乱,难以吸引核心客群。 - 政策限制:
中国的 “双积分” 政策要求车企生产新能源车以抵消燃油车积分,若小米推出燃油版,需承担额外成本,这与小米追求高性价比的策略不符。
四、谣言溯源与虚构内容
- 非权威来源误导:
淘宝百科网曾发布文章称小米 SU7 燃油版搭载 2.0T 发动机,油耗 7.5L/100km,但该平台权威性较低,且内容与官方信息矛盾。类似的虚构内容还包括 “小米 SU7 Ultra 燃油版” 的试驾文章,其描述的技术参数(如 10AT 变速箱、48V 轻混系统)与小米现有技术路线不符。 - 混淆车型名称:
部分用户可能将 “小米 SU7” 与其他品牌的 “SU7” 车型混淆。例如,某德系品牌曾推出过同名燃油车,但与小米无关。
五、未来可能性分析
若小米未来推出燃油车,可能会采用独立品牌或子品牌(如吉利旗下的极氪、长城的欧拉),而非直接使用 “小米 SU7” 命名。但根据现有信息,小米汽车尚未释放任何燃油车研发计划,其 2025 年新车规划仍围绕纯电动和增程式车型展开(如代号 “昆仑” 的增程 SUV)。
结论
2025 年小米 SU7 没有燃油版,其全系车型均为纯电动车。小米汽车的战略重心在于智能电动汽车领域,且官方信息、供应链布局及市场动态均未显示燃油版存在的可能性。消费者若遇到关于小米 SU7 燃油版的信息,建议以小米官网、官方社交媒体或权威汽车媒体为准,避免被非官方渠道误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