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小米su7单层玻璃

2025-04-27 18:57:09  阅读 18 次 评论 0 条

关于 2025 年小米 SU7 的玻璃配置,根据现有信息,其核心设计延续了此前的技术路线,但在部分细节上有所优化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
一、玻璃配置的整体框架


小米 SU7 2025 款的玻璃系统采用分区域差异化设计,不同部位的玻璃在材料和工艺上存在显著差异:

  1. 前挡风玻璃:全系标配三层镀银夹层玻璃,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在玻璃内层镀上 50-300 纳米的银层,实现紫外线隔绝率 99.5%、红外线隔绝率 97.6%。这种设计在保持 75% 以上透光率的同时,反射 90% 的红外线,实测暴晒 1.5 小时车内温度较传统方案低 12℃。
  2. 全景天幕:采用双层镀银玻璃,紫外线隔绝率 99.9%,红外线隔绝率 99.1%,透光率优化至 38%,兼顾采光与防晒需求。
  3. 侧窗与后挡玻璃

    • 标准版车型:四门侧窗和后挡采用单层钢化玻璃,厚度 4mm,配备 UV-IR 陶瓷涂层,紫外线隔绝率 99.9%,但红外线隔绝效果较弱(前侧窗实测隔热率 1380,后排隐私玻璃 380)。
    • Ultra 版本:四门侧窗升级为声学夹层玻璃,内置 PVB 胶层和纳米陶瓷颗粒,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,中高频噪音降低 4dB,红外线隔绝率提升至 85%。


二、技术亮点与用户体验


  1. 隔热性能的行业突破

    • 前挡风玻璃的三层镀银技术使其隔热率仅为 44(数值越低隔热越好),远超特斯拉 Model Y 的 680,防晒性能提升 15 倍。
    • 全景天幕的双层镀银设计隔热率低至 10,较 Model Y 的 182 提升 18 倍,配合天幕遮阳帘可完全消除 “温室效应”。

  2. 隔音优化

    • Ultra 版本的声学夹层玻璃通过阻尼效应吸收风噪,配合轮胎内侧的吸音棉,将 120km/h 时速下的车内噪音控制在 62 分贝,达到豪华车水准。
    • 标准版车型则需依赖后期改装(如车门隔音板、底盘隔音垫)提升静谧性。

  3. 安全与耐用性

    • 全系玻璃采用福耀定制的高硼硅钢化玻璃,抗冲击强度较普通玻璃提升 3 倍,通过 1.5 米钢球坠落测试。
    • 但部分车主反馈前挡风玻璃边缘抗石子冲击能力较弱,建议贴防护膜。


三、用户反馈与改进建议


  1. 好评点

    • 前挡风玻璃和天幕的隔热性能得到广泛认可,夏季车内温度控制优于同价位竞品。
    • Ultra 版本的声学夹层玻璃显著改善高速风噪,提升长途驾驶舒适性。

  2. 争议点

    • 标准版侧窗的单层玻璃在高温环境下仍存在明显热感,部分用户选择贴膜(建议透光率≥70% 的高透膜)。
    • 无框车门设计导致侧窗密封性略逊于传统结构,高速行驶时 A 柱风噪较明显。

  3. 官方改进措施

    • 2025 年第二季度将推出双层玻璃升级计划,用户可付费将侧窗更换为 6mm+0.76mm 隔音膜的双层结构,预计成本约 5000 元。
    • Ultra 版本标配的声学夹层玻璃已通过实车验证,后续可能下放至中高配车型。


四、与竞品的横向对比


车型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天幕玻璃隔音性能(120km/h)隔热率(前挡)
小米 SU7 Ultra三层镀银声学夹层双层镀银62dB44
特斯拉 Model 3单层镀膜单层钢化单层钢化68dB680
蔚来 ET5双层隔音双层隔音双层镀银65dB120
比亚迪汉 EV双层隔音单层钢化单层镀膜66dB200

数据来源:

五、选购建议


  1. 预算有限用户:标准版车型的单层玻璃已满足基础需求,建议选装原厂隔热膜包(约 2000 元),可将侧窗隔热率从 1380 降至 500 以下。
  2. 追求品质用户:直接选择 Ultra 版本,其声学夹层玻璃 + 轮胎吸音棉的组合可带来越级的静谧体验,同时防晒性能无需额外贴膜。
  3. 北方用户:优先考虑冬季包(含双层玻璃升级),可将整车热损耗降低 30%,提升冬季续航达成率。

总结


2025 年小米 SU7 的玻璃配置呈现 “高端极致、基础够用” 的特点:前挡风和天幕的镀银技术树立了行业标杆,而侧窗的单层设计在成本与性能间取得平衡。对于注重性价比的用户,标准版足以应对日常需求;若追求极致体验,Ultra 版本的声学夹层玻璃和隔热升级则值得投资。未来随着双层玻璃升级计划的落地,小米 SU7 的玻璃系统将进一步完善,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5642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