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小米su7百米加速

2025-04-27 20:16:51  阅读 41 次 评论 0 条

2025 年小米 SU7 的百米加速性能因车型版本和配置差异呈现显著分化,覆盖从入门级到超跑级的全场景需求。以下是基于最新官方数据与第三方实测的深度解析:

一、旗舰性能标杆:小米 SU7 Ultra


作为 2025 年小米汽车的性能旗舰,SU7 Ultra 凭借三电机四驱系统实现了1.98 秒的官方 0-100km/h 加速,这一成绩直接刷新了量产四门轿车的加速纪录。其动力系统由双 V8s 电机(后驱)和 V6 电机(前驱)组成,综合功率高达 1138kW(1548 马力),峰值扭矩 1770N・m,配合 897V 高压平台和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,可在 20% 低电量下仍保持 800kW 以上输出。

实测表现更验证了其赛道级实力:

  • 易车金港赛道:在 10℃晴朗天气下,搭载倍耐力 PZERO ELECTXM 轮胎的 SU7 Ultra 跑出2.50 秒破百,0-200km/h 加速 5.94 秒,0-300 米加速 7.89 秒,成为《易车实测加速榜》历史第一。
  • 懂车帝天津 V1 赛道:车手马青骅驾驶 SU7 Ultra 标准版以 1 分 11 秒 51 的圈速位列第二,仅落后法拉利 SF90(498.8 万元)0.04 秒,展现出电动化技术对传统超跑的降维打击。

二、主流性能车型:四驱 Max 与后驱 Pro


1. 四驱 Max 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


  • 官方加速:2.78 秒(CLTC 续航 800km)。
  • 实测表现:易车测试中搭载倍耐力 P ZERO 轮胎的版本跑出 3.09 秒,而标配节能轮圈的车型为 3.17 秒,差距主要来自轮胎抓地力差异。
  • 动力配置:双电机四驱系统(前 288kW + 后 568kW),综合功率 856kW(1164 马力),配备碳陶瓷刹车盘(前六后四活塞卡钳)和智能空气悬架,兼顾日常驾驶与赛道需求。

2. 后驱 Pro 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


  • 官方加速:5.7 秒(CLTC 续航 830km)。
  • 定位:主打长续航与性价比,单电机后驱布局(568kW),适合城市通勤用户。
  • 实测数据:汽车之家冬季测试中,其 0-100km/h 加速为 5.57 秒,在 - 15℃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动力输出。

三、入门级车型:后驱标准版


  • 官方加速:5.28 秒(CLTC 续航 700km)。
  • 核心配置:单电机后驱(299kW),标配 e・Primacy 节能轮胎,100-0km/h 制动距离 38.01 米,连续 10 次制动后衰减控制在 3.43 米以内。
  • 用户场景:满足家庭用户日常代步需求,实测续航达成率超 70%,低温环境下续航表现优于同价位竞品。

四、技术解析与性能差异的核心因素


  1. 动力系统

    • 三电机布局:SU7 Ultra 的前轴 V6 电机(288kW)主要用于起步阶段扭矩补偿,后轴双 V8s 电机(850kW)提供持续加速力,形成 “弹射起步 + 后段爆发” 的组合优势。
    • 电池技术:SU7 Ultra 的麒麟 II 电池支持 5.2C 超充(10%-80% 仅需 11 分钟),且在赛道高强度放电下温度控制在 65℃以内,确保动力输出稳定性。

  2. 底盘与轮胎

    • 智能底盘:SU7 Ultra 搭载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和 CDC 可变阻尼减振器,赛道模式下可将车身降低 30mm,配合前 265/35 ZR21、后 305/30 ZR21 的倍耐力 PZERO5 轮胎,实现 1.2G 横向加速度。
    • 入门车型:标准版采用普通钢制弹簧 + 固定阻尼减振器,轮胎规格为 245/45 R19,侧重舒适性与能耗平衡。

  3. 软件优化

    • 直线竞速模式:SU7 Ultra 激活该模式后,电机响应延迟从 50ms 缩短至 15ms,同时 ESP 系统允许更大幅度的车轮打滑,释放极限动力。
    • OTA 升级:2025 年 2 月推送的 HAD 1.5.5 版本新增 “赛道大师 APP”,可实时监测电机温度、电池 SOC、G 值等参数,并提供圈速记录与驾驶分析功能。


五、用户选购建议


  • 赛道玩家:直接选择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,1.98 秒的官方加速与 6 分 46 秒 874 的纽北圈速(原型车)是其硬核背书,搭配碳纤维组件(前舱盖、车顶、尾翼)可进一步减重 150kg。
  • 性能爱好者:四驱 Max 版以 2.78 秒的官方加速和 52.99 万元的起售价,成为 50 万级市场的 “无短板” 选择,兼顾日常通勤与赛道日需求。
  • 家庭用户:后驱标准版的 5.28 秒加速足以应对城市路况,700km 续航与 3.5kW 对外放电功能(支持露营用电)更贴合实用场景。

六、争议与实测差异


尽管官方数据亮眼,但部分媒体实测显示:

  • 起步时间争议:小米官方加速成绩采用 “不含起步时间” 的行业标准,而第三方测试(如易车、汽车之家)包含车手反应时间,导致实测成绩(3.09 秒)与官方数据(2.78 秒)存在差异。
  • 环境影响:低温(-15℃)下,后驱标准版的加速成绩延长至 6.1 秒,续航达成率降至 62%,但仍优于同价位燃油车。

总体而言,2025 年小米 SU7 通过多版本布局,实现了从 5 秒级到 2 秒级的全加速区间覆盖,其性能表现不仅改写了电动车市场的竞争规则,更以颠覆性的性价比重塑了超跑市场的价值体系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5699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