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第三方机构数据及行业分析,2025 年小米 SU7 的销量表现强劲。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,小米 SU7 以75,869 辆的销量位居中国中大型轿车市场榜首,远超奥迪 A6L(45,148 辆)、奔驰 E 级(33,302 辆)等传统豪华车型。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小米汽车的单季度交付纪录,也标志着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。
从市场动态来看,小米 SU7 的热销得益于多重因素:
- 技术优势与产品力:小米 SU7 搭载的骁龙 8295 座舱芯片、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,以及 700 公里以上的 CLTC 续航,在同价位车型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特别是 2025 年 2 月推出的 SU7 Ultra 版本(售价 52.99 万元),凭借高阶智驾功能和性能配置,吸引了高端市场的关注。
- 产能与交付节奏:小米汽车北京工厂的产能逐步释放,2025 年第一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显著。根据乘联会数据,3 月单月销量达 29,244 辆,4 月第 16 周(4 月 22 日当周)交付量突破 7,160 辆,显示出稳定的交付能力。
- 市场策略与用户粘性:小米通过 “以旧换新” 政策、车主专属权益(如 MIUI 联动优惠)等方式刺激消费,同时依托小米生态链的用户基础,成功将手机用户转化为汽车用户。截至 2025 年 3 月,小米 SU7 累计销量已超过 32 万辆,其中 2025 年新增订单占比超 60%。
不过,市场也存在一些潜在挑战:
- 供应链压力:SU7 Ultra 因芯片和模组供应问题,交付周期长达 18-21 周,而标准版和 Pro 版的平均等待时间接近一年,可能影响部分用户的购买决策。
- 竞争加剧: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预计超过 50%,比亚迪、特斯拉等品牌加速布局中高端市场,小米需持续优化成本控制和产品迭代以保持优势。
综合来看,2025 年小米 SU7 的销量表现可总结为:第一季度 75,869 辆,4 月预计突破 3 万辆,全年有望冲击 30 万辆目标。随着北京二期工厂产能释放(预计 6 月投产),以及海外市场拓展计划的推进,小米 SU7 的全球销量增长空间值得期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