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腾势z9gt和小米su7

2025-04-27 21:19:20  阅读 16 次 评论 0 条

腾势z9gt和小米su7

腾势 Z9GT 与小米 SU7 作为 2025 年中大型轿车市场的焦点车型,分别代表了传统车企高端化与科技公司跨界造车的不同路径。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对比分析,结合最新市场数据与用户反馈,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:

一、价格与定位:错位竞争,覆盖不同消费层级


  • 腾势 Z9GT

    • 售价:33.48-41.48 万元(插混 / 纯电双动力)。
    • 定位:高端豪华 GT 轿跑,主打 “性能 + 智能”,对标奔驰 E 级、保时捷 Taycan 等传统豪华品牌。
    • 用户画像:商务精英、豪华品牌爱好者,注重品牌溢价与科技配置。

  • 小米 SU7

    • 售价:21.59-29.99 万元(纯电单 / 双电机)。
    • 定位:科技旗舰轿车,强调 “极致性价比 + 生态互联”,对标特斯拉 Model 3、比亚迪汉 EV。
    • 用户画像:科技极客、年轻家庭,追求智能化体验与实用价值。


差异点

  • 腾势 Z9GT 凭借比亚迪技术背书与奔驰设计基因,溢价能力更强;小米 SU7 以价格优势吸引预算有限的用户。
  • 腾势 Z9GT 的插混版本(纯电续航 201km,综合续航 1101km)适合长途需求,而小米 SU7 全系纯电,更适合城市通勤。

二、性能与续航:动力参数悬殊,场景适配分化


1. 动力性能


  • 腾势 Z9GT

    • 插混版:2.0T 发动机 + 三电机,综合功率 870Ps,零百加速 3.2 秒,极速 230km/h。
    • 纯电版:双电机总功率 710kW,零百加速 2.9 秒,极速 240km/h。
    • 亮点:易三方技术平台支持 “圆规掉头”“蟹行模式” 等硬核功能,赛道级操控表现突出。

  • 小米 SU7

    • 后驱版:单电机 299Ps,零百加速 5.28 秒,极速 210km/h。
    • 四驱版:双电机 673Ps,零百加速 2.78 秒,极速 265km/h。
    • 亮点:800V 高压平台 + 碳化硅电机,兼顾加速与能耗,赛道模式下动力响应激进。


对比

  • 腾势 Z9GT 插混版动力参数碾压小米 SU7,但纯电版两者加速性能接近。
  • 腾势 Z9GT 的悬挂调校偏硬,适合激烈驾驶;小米 SU7 底盘更均衡,家用舒适性更佳。

2. 续航与补能


  • 腾势 Z9GT

    • 插混版:纯电续航 201km(CLTC),馈电油耗 6.39L/100km,综合续航 1101km。
    • 纯电版:100kWh 电池,CLTC 续航 630km,支持 270kW 超充,30%-80% 充电仅需 19 分钟。
    • 低温表现:-15℃寒冷区续航达成率 84.1%,馈电油耗 7.88L/100km。

  • 小米 SU7

    • 后驱版:73.6kWh 电池,CLTC 续航 700km,充电 19 分钟补能 400km。
    • 四驱版:101kWh 电池,CLTC 续航 800km,120km/h 高速续航达成率 62.2%。
    • 低温表现:-15℃寒冷区续航达成率 47.5%,充电时间缩短至 25 分钟。


对比

  • 腾势 Z9GT 插混版解决续航焦虑,纯电版充电效率领先;小米 SU7 高速续航折扣较大,但城市通勤续航扎实。
  • 腾势 Z9GT 的 800V 平台兼容性更广,小米 SU7 依赖第三方超充桩可能受限。

三、智能驾驶:技术路线分野,体验差距显著


1. 硬件配置


  • 腾势 Z9GT

    • 传感器:33 个(含 2 颗激光雷达、14 颗摄像头、12 个超声波雷达、5 个毫米波雷达)。
    • 芯片:英伟达 Orin X(算力 508TOPS)。
    • 功能:BAS 3.0 + 系统支持高速 / 城市领航、自动泊车、代客泊车,无图方案覆盖 “最后 100 米” 场景。

  • 小米 SU7

    • 传感器:低配无激光雷达,仅 1 个前视摄像头 + 5 个毫米波雷达;高配版 1 颗激光雷达 + 11 颗摄像头。
    • 芯片:低配 Orin(算力 84TOPS),高配 Orin X(算力 508TOPS)。
    • 功能:高速 NOA、自动泊车,但城市领航需付费订阅,复杂路况易误判。


2. 实际体验


  • 腾势 Z9GT

    • 实测城市道路接管率低,信号灯识别、弯道居中、无标线道路通行表现稳定,接近特斯拉 FSD 水平。
    • 极端场景(如连续 S 弯)偶发压线,但能快速修正。

  • 小米 SU7

    • 高速 NOA 跟车逻辑保守,变道时机滞后;城市领航在拥堵路段频繁急刹,用户满意度低。
    • OTA 升级优化了路口通行与绕行逻辑,但仍需人工频繁干预。


对比

  • 腾势 Z9GT 的智能驾驶硬件与算法成熟度领先,适合追求解放双手的用户;小米 SU7 更依赖高精地图,功能实用性有限。
  • 腾势 Z9GT 的 BAS 3.0 + 系统支持 “整车智电融合”,可联动底盘实现更精准的避障。

四、空间与舒适性:尺寸相近,设计理念迥异


  • 腾势 Z9GT

    • 尺寸:5195×1990×1500mm,轴距 3125mm,猎装轿跑造型。
    • 空间:后排腿部空间宽敞,但溜背设计压缩头部空间;后备厢容积 488L,支持电动尾门。
    • 配置:标配前排座椅加热 / 通风 / 按摩,后排独立空调,双层隔音玻璃。

  • 小米 SU7

    • 尺寸:4997×1963×1455mm,轴距 3000mm,传统三厢轿车。
    • 空间:后排头部空间局促,后备厢容积 517L,实用性优于腾势 Z9GT。
    • 配置:标配座椅加热,高配可选空气悬架,车机交互流畅但实体按键少。


对比

  • 腾势 Z9GT 的豪华感更强,适合商务接待;小米 SU7 家用更实用,后排舒适性一般。
  • 腾势 Z9GT 的 NVH 控制更优(时速 80km/h 噪音 55.7dB),小米 SU7 高速风噪明显。

五、市场表现与用户口碑:销量悬殊,评价两极分化


  • 销量

    • 小米 SU7 2025 年 Q1 销量 7.59 万辆,稳居中大型轿车榜首;腾势 Z9GT 同期销量不足 1 万辆,排名靠后。
    • 4 月第二周,小米 SU7 单周销量 6 千辆,腾势 Z9GT 未进前十。

  • 口碑

    • 腾势 Z9GT:动力、续航、智能驾驶获好评,但品牌认知度低,保值率 53%(优于小米 SU7)。
    • 小米 SU7:性价比、生态互联受青睐,但智能驾驶、售后服务遭吐槽,部分用户反映维修周期长。


六、选购建议:按需匹配,理性决策


选腾势 Z9GT 的典型场景


  • 预算 35 万以上,追求豪华品牌背书与硬核性能。
  • 长途出行频繁,插混版可油可电无焦虑。
  • 注重智能驾驶的稳定性,需应对复杂城市路况。

选小米 SU7 的典型场景


  • 预算 25 万左右,追求极致性价比与科技配置。
  • 以城市通勤为主,偶尔高速出行。
  • 深度依赖小米生态,需手机、车机无缝互联。

避坑提示


  • 腾势 Z9GT:品牌溢价高,二手保值率仍需市场验证。
  • 小米 SU7:智能驾驶功能需谨慎使用,复杂路况建议人工接管。

总结


腾势 Z9GT 与小米 SU7 分别代表了 “传统豪华” 与 “科技普惠” 的造车理念。前者凭借比亚迪的技术积累与奔驰的设计基因,在性能、续航、智能驾驶上全面领先,但价格门槛较高;后者以小米生态为核心竞争力,用亲民价格提供越级配置,但在品牌力与智能化成熟度上仍有提升空间。消费者需根据预算、使用场景与品牌偏好综合权衡,若追求全面均衡,腾势 Z9GT 是更优解;若注重性价比与生态互联,小米 SU7 值得尝试。

腾势z9gt和小米su7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5708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