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根据小米汽车官方数据及第三方实测结果,2025 年小米 SU7 不同版本的 0-100km/h 加速时间如下:
一、标准版与 Pro 版:实用与长续航兼顾
- 标准版(后驱长续航智驾版):
搭载单电机后驱系统,最大功率 220kW(299 马力),官方加速时间为 5.28 秒。实测中,在激活 20 秒 BOOST 模式后,易车实测成绩为 5.52 秒,略快于官方数据。这一版本适合日常通勤,CLTC 续航 700 公里,价格 21.59 万元起,性价比突出。
- Pro 版(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):
同样为单电机后驱,功率与标准版一致,但电池容量提升至 94.3kWh,CLTC 续航达 830 公里。官方加速时间 5.7 秒,实测成绩 5.52 秒,加速过程推背感连贯,适合长途出行需求,售价 24.59 万元。
二、Max 版:性能与智驾的平衡
- Max 版(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):
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,综合功率 495kW(673 马力),官方加速时间 2.78 秒。第三方测试中,汽车之家选装倍耐力 P ZERO 轮胎的车型实测成绩为 3.14 秒,而标配轮胎的车型则为 3.24 秒,差距主要来自轮胎抓地力差异。该版本 CLTC 续航 800 公里,支持 800V 高压快充,售价 29.99 万元,适合追求性能与智能驾驶的用户。
三、Ultra 版:地表最强量产电动车之一
- Ultra 版(三电机四驱赛道版):
作为 2025 年推出的旗舰车型,Ultra 版搭载三电机系统,综合功率 1138kW(1548 马力),官方 0-100km/h 加速时间 1.98 秒(不含起步时间),最高时速 350km/h。第三方实测中,汽车之家在沥青路面测得 2.36 秒,易车在金港赛道测得 2.50 秒,0-200km/h 加速仅 5.82 秒,0-400 米加速 9.13 秒,尾速达 253.25km/h。
该车采用碳纤维车身(整备质量 2360kg)、碳陶瓷刹车盘及赛道级空气动力学设计,售价 52.99 万元起,定位高性能纯电轿车标杆。
四、性能差异的核心因素
- 动力系统:
- 标准版 / Pro 版为单电机后驱,Max 版为双电机四驱,Ultra 版为三电机四驱,电机数量与布局直接影响加速性能。
- Ultra 版的后电机最大功率达 850kW,配合前双电机,形成 “前 288kW + 后 850kW” 的组合,实现超跑级动力输出。
- 电池与电控:
- Ultra 版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,支持 480kW 超充,10%-80% 充电仅需 11 分钟。电池能量密度 146.87Wh/kg,配合碳化硅高压平台,提升能量转化效率。
- 轮胎与底盘:
- Max 版和 Ultra 版可选装倍耐力 P ZERO 高性能轮胎(21 英寸),抓地力显著优于标配轮胎,实测加速成绩可提升 0.1-0.3 秒。
- Ultra 版配备电磁感应悬挂和碳纤维悬架部件,车身刚性提升 20%,进一步优化加速稳定性。
五、用户选择建议
- 日常通勤:标准版或 Pro 版,加速够用,续航长,价格亲民。
- 性能与智驾:Max 版,兼顾双电机四驱性能与高阶智驾功能(如城市导航辅助驾驶)。
- 极致体验:Ultra 版,适合追求赛道级加速、碳纤维车身及顶级配置的用户,但需注意其能耗较高(百公里 16.5kWh),且驾驶门槛较高。
总结
小米 SU7 系列通过差异化的动力配置,覆盖了从 20 万到 50 万级市场。其中,Ultra 版以 1.98 秒的官方加速成绩刷新量产电动车纪录,而 Max 版和标准版则在性能与实用性之间取得平衡。用户可根据预算、续航需求及驾驶场景选择适合的版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