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 SU7 的官方售价及市场优惠呈现多层次布局,涵盖基础版、高性能版及限量版车型。以下是结合最新政策、市场动态及用户反馈的详细分析:
一、2025 年小米 SU7 官方指导价
1. 2024 款主力车型(持续在售)
-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:21.59 万元
搭载单电机后驱系统,CLTC 续航 620 公里,标配 L2 级智驾功能(含全速域自适应巡航、车道居中)。 -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:24.59 万元
续航提升至 712 公里,升级为高阶智驾系统(支持高速 NOA、自动泊车),配备 Nappa 真皮座椅。 -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:29.99 万元
双电机四驱,零百加速 4.9 秒,CLTC 续航 688 公里,搭载激光雷达,支持城市 NOA 功能。
2. 2025 款旗舰车型(新增)
- SU7 Ultra 标准版:52.99 万元
三电机四驱系统,总功率 1138kW,零百加速 1.98 秒,CLTC 续航 630 公里,标配碳纤维车顶、碳陶瓷刹车、主动式尾翼等性能套件。 -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:81.49 万元
全球限量 1000 台,采用赛道化调校,增加空气动力学套件,极速提升至 350km/h,标配纽北赛道数据记录功能。
二、2025 年市场优惠与补贴政策
1. 全国性政策
- 新能源购置税减免: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开票的新能源车,购置税补贴上限 3 万元(适用于全系车型)。
- 以旧换新补贴:
- 置换新能源乘用车:最高补贴 1.5 万元(需在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完成旧车转让及新车购买)。
- 燃油车置换:补贴 1.3 万元(需符合当地政策)。
2. 地方性政策(以重庆为例)
- 市级置换补贴: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可叠加 1.5 万元补贴(需通过 “重庆商务委” 公众号申报)。
- 五一团购优惠:部分经销商推出限时折扣,标准版 SU7 叠加补贴后最低可至 17.83 万元。
3. 厂商促销活动
- SU7 Ultra 首销权益:
- 价值 9 万元购车权益,包括碳纤维部件免费选装、智驾功能终身免费使用权。
- 4 月限时赠送 Nappa 真皮座椅(价值 8000 元)及智能驾驶增强包。
- 标准版限时免息:首付 20%,最长 5 年低息分期(适用于 2024 款车型)。
三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
1. 电池成本波动
- 2025 年初磷酸铁锂价格触底回升,预计年底重返 4 万元 / 吨以上,可能影响入门级车型成本。
- 三元材料(如四氧化三钴)价格在 2025 年 3 月上涨 3.5 万元 / 吨,对 SU7 Ultra 等高端车型定价形成压力。
2. 市场竞争格局
- 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已达 38.9%,比亚迪、吉利等品牌通过规模效应压缩价格空间,小米需通过 “科技配置 + 性价比” 突围。
-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降价后售价 81.49 万元,与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直接竞争,小米通过赛道性能(纽北圈速 2 分 09 秒 944)和本土化智驾(端到端无图方案)建立差异化优势。
3. 用户需求与产能
- SU7 Ultra 订单远超预期,首批交付已启动,但产能爬坡导致提车周期延长至 3-6 个月。
- 用户反馈聚焦性能(1.98 秒破百)、智能驾驶(Xiaomi HAD 系统)及个性化配置(碳纤维选装),但对续航(实际 CLTC 达成率约 85%)和充电便利性仍有期待。
四、购车建议
1. 预算 20-30 万元
- 推荐车型:2024 款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(24.59 万元)。
- 优势:续航充足(712 公里),智驾功能覆盖高速场景,适合家庭用户及长途出行。
- 优惠后价格:叠加国补、置换补贴及地方优惠,实际落地价约 20.59 万元。
2. 预算 50 万元以上
- 推荐车型:SU7 Ultra 标准版(52.99 万元)。
- 亮点:三电机四驱、赛道级性能、HyperOS 智能座舱,适合科技爱好者及性能玩家。
- 性价比对比:较特斯拉 Model S Plaid(81.49 万元)低 28.5 万元,且支持本土化智驾迭代。
3. 关注产能与交付
- 重庆地区用户可优先参与五一团购(4 月 27 日启动),部分经销商提供现车资源。
- SU7 Ultra 挖孔版已开始交付,建议通过小米汽车 APP 实时查询产能进度。
五、总结
2025 年小米 SU7 的价格体系呈现 “阶梯化” 特征:
- 入门款:21.59 万元起,主打性价比与基础智驾。
- 旗舰款:52.99 万元起,以性能与智能定义 50 万级市场新标准。
- 限量款:81.49 万元,面向极致赛道玩家。
结合政策补贴与厂商优惠,实际购车成本可进一步下探。建议消费者优先关注地方置换政策及季度促销,同时考虑产能与交付周期,以获取最佳购车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