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小米su7实测

2025-04-28 05:35:28  阅读 9 次 评论 0 条

小米su7实测

截至 2025 年 4 月,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,已累计交付超 18 万辆,并连续 5 个月单月交付突破 2 万辆,市场表现强劲。以下结合最新实测数据、用户反馈及权威评测,从核心性能、智能科技、用户体验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:

一、性能实测:速度与续航的双重突破


1. 动力表现


  • 标准版 / Pro 版:单电机后驱,最大功率 220kW,零百加速 5.28 秒(标准版)至 5.7 秒(Pro 版),动力输出线性,适合城市通勤。
  • Max 版:双电机四驱,最大功率 495kW,零百加速 2.78 秒,实测赛道模式下加速推背感强烈,但需注意能耗控制(激烈驾驶时电耗可达 30kWh / 百公里)。
  • Ultra 版:三电机系统,最大功率 1138kW,零百加速 1.98 秒,最高时速 350km/h,赛道实测圈速接近保时捷 Taycan,但续航大幅下降(赛道模式下续航不足 300km)。

2. 续航与充电


  • CLTC 工况:标准版 700km,Pro 版 830km,Max 版 810km,Ultra 版未公布但预计超 1000km。
  • 冬季实测

    • 低温区(5~15℃):续航达成率 91%(737km),百公里能耗 13.86kWh。
    • 寒冷区(-20~-25℃):续航达成率 47.5%(385km),百公里能耗 27.14kWh,充电速度稳定(30%-80% 仅需 25 分钟)。

  • 充电效率:Max 版支持 800V 高压平台,400kW 超充下 10%-80% 充电时间 15 分钟,补能 5 分钟可续航 200km。

3. 底盘与操控


  • 标准版 / Pro 版:前双叉臂 + 后五连杆悬架,调校偏舒适,滤震效果良好,但高速过弯侧倾明显。
  • Max 版 / Ultra 版:新增空气悬架 + CDC 阻尼调节,赛道模式下支撑性提升,麋鹿测试成绩 79.12km/h,操控接近百万级超跑。

二、智能科技:生态互联与智驾进阶


1. 智能座舱


  • 硬件:16.1 英寸中控屏 + 56 英寸 AR-HUD,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,操作流畅度优于特斯拉 Model 3。
  • 软件

    • HyperOS 系统:支持连续语音指令、多设备互联(小米手机、智能家居),但部分功能层级较深。
    • OTA 升级:2025 年 2 月推送 1.5.5 版本,新增端到端全场景智驾、环岛通行辅助、ETC 自动识别等功能。


2. 智能驾驶


  • 标准版:Orin-N 芯片(84TOPS),支持高速领航、自动泊车,但城市 NOA 未开放。
  • Pro 版 / Max 版 / Ultra 版:Orin-X 芯片(508TOPS)+ 激光雷达,支持城市 NOA、代客泊车,实测高速场景下变道果断,但加塞处理保守。
  • 问题:自动泊车偶发故障(如撞墙事件),极端天气(暴雨、大雪)下激光雷达感知能力下降。

三、用户体验:亮点与痛点并存


1. 核心优势


  • 设计与空间:水滴形车身 + 无框车门,风阻系数 0.195Cd,后排腿部空间宽敞但头部略局促(1.8 米以上乘客需注意)。
  • 生态互联:小米智能家居无缝联动,车内可控制扫地机器人、空调等设备。
  • 性价比:标准版 21.59 万起,配置远超同价位 Model 3,Pro 版 24.59 万性价比突出。

2. 主要短板


  • 售后网点不足:全国仅 33 家服务中心,维修等待时间长(部分用户反馈需排队 2 周以上)。
  • 材质妥协:入门版座椅为仿皮,真皮需加价 8000 元;门板下方硬塑料质感一般。
  • NVH 控制:高速风噪明显(100km/h 时噪音 67dB),静谧性不及比亚迪汉。

四、安全与可靠性


  • C-NCAP 测试:2024 版综合得分率 93.5%,乘员保护、行人保护、主动安全均排名第一,车身采用 2000MPa 热成型钢,碰撞后电池无起火风险。
  • 中保研测试:2023 版获 3G + 及 A 评级,25% 偏置碰撞中 A 柱无明显变形,行人保护得分率 91.8%。
  • 电池安全:军事级 “防弹涂层” 技术,通过中汽研 NESTA 极端测试(涉水、碰撞后电池功能正常)。

五、竞品对比与选购建议


1. 竞品分析


  • 特斯拉 Model 3:品牌溢价高,FSD 功能未开放,内饰质感一般。
  • 比亚迪汉:插混版无续航焦虑,纯电版续航略低(CLTC 715km),智能座舱体验较弱。
  • 小鹏 P7+:智驾功能丰富(城市 NGP),但底盘调校偏软。

2. 选购建议


  • 城市通勤:标准版(21.59 万)足够,续航 700km + 基础智驾满足日常需求。
  • 长途出行:Pro 版(24.59 万)续航 830km,支持高速 NOA,性价比最高。
  • 性能追求:Max 版(29.99 万)双电机 + 空气悬架,兼顾加速与操控。
  • 极致体验:Ultra 版(52.99 万)三电机 + 全场景智驾,适合科技发烧友。

六、总结:2025 年小米 SU7 的市场定位


小米 SU7 凭借 “高性价比 + 生态互联 + 性能越级” 的策略,已成为 20-30 万元级纯电轿车的标杆车型。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续航扎实、充电高效、智能座舱体验领先,同时安全性能经权威认证。尽管存在售后网点不足、材质妥协等问题,但综合产品力仍优于多数竞品。对于追求科技感与实用性的用户,小米 SU7 是 2025 年值得考虑的选择。

小米su7实测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5957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