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的小米 SU7 系列以纯电动轿车为核心定位,延续了其自 2023 年推出以来的高性能科技属性,并在原有基础上推出了Ultra 版本(售价 52.99 万元起),进一步强化了赛道级性能与豪华配置。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:
一、车型类型与核心定位
- 基础车型:C 级纯电动轿车
小米 SU7 自 2023 年发布以来,始终定位为C 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,车身尺寸为 4997×1963×1440mm,轴距 3000mm,采用低趴运动设计,兼具大空间与轿跑姿态。2025 年,标准版、Pro 版、Max 版仍以家庭与商务场景为主,主打长续航(CLTC 工况最高 800 公里)、智能驾驶(Xiaomi Pilot 系统)和生态互联(HyperOS 座舱)。
- 性能旗舰:SU7 Ultra
2025 年 2 月推出的SU7 Ultra是该系列的顶级版本,定位 “赛道级性能轿车”。其核心升级包括:
- 动力系统:采用 “前 1 后 2” 三电机布局,总功率达 1138kW(约 1548 马力),0-100km/h 加速仅需 1.98 秒,极速突破 350km/h,刷新纽北赛道四门车型记录(6 分 46 秒 874)。
- 轻量化与空气动力学:全车应用 17 处碳纤维部件(如车顶、尾翼),并配备主动扩散器(0-16 度自适应调节)和碳纤维大尾翼,最大下压力达 285kg。
- 赛道化配置:碳陶瓷制动盘、阿基波罗制动卡钳(前六后四)、倍耐力 P ZERO 高性能轮胎,以及可选装的 Bilstein EVO T1 绞牙避震(10 段调节)。
二、技术与配置亮点
- 三电系统
- 电池:标准版与 Pro 版搭载磷酸铁锂电池(宁德时代或弗迪供应),Max 版与 Ultra 版采用三元锂电池(宁德时代),支持 5.2C 超快充(11 分钟从 10% 充至 80%)。
- 电机:标准版后驱搭载 V6s 电机,Max 版与 Ultra 版采用双电机或三电机组合,其中 Ultra 的后桥双电机为 V8s 型号,前桥新增定制电机。
- 智能驾驶与底盘
- 智驾硬件:Ultra 版配备双英伟达 Drive Orin 芯片(算力 508 TOPS)、11 颗摄像头(含双目视觉)、激光雷达(部分版本),支持高阶辅助驾驶。
- 底盘技术:全主动悬架系统(响应速度为传统空气弹簧的 100 倍,支持 140mm 升降)、48V 线控转向(转向比 5:1-15:1 可调)、线控刹车(能量回收效率提升 10%)。
- 生态互联
全系搭载小米 HyperOS 系统,支持手机 - 车机无缝联动、智能家居控制,以及 “澎湃 OS” 特有的跨设备协同功能。
三、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
- 销量与产能
截至 2025 年 3 月,小米 SU7 系列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,其中 Ultra 版上市首月订单突破 5000 辆。由于产能紧张,标准版订单需等待 35-38 周(约 8-9 个月),部分用户甚至需等到 2026 年提车。
- 用户评价
- 优势:性价比高(21.59 万元起)、续航扎实、智能座舱流畅、赛道性能突出。
- 争议:部分用户反馈车机系统偶发卡顿、高速风噪较大,以及 Ultra 版价格较高(52.99 万元起)。
四、未来动向
- 技术储备
小米正在研发四电机轮边驱动系统(综合功率 1511kW,支持原地掉头、“太空步” 泊车)和全主动悬架,计划于 2026 年后应用于高端车型。
- 车型扩展
2025 年 6-7 月,小米将推出首款 SUV 车型YU7(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,售价 25-40 万元),进一步完善产品线。
总结
2025 年的小米 SU7 系列以纯电动轿车为核心,覆盖从家用到赛道的多元需求:
- 标准版 / Pro 版 / Max 版:主打长续航、智能驾驶,适合家庭与商务用户。
- Ultra 版:以赛道性能为卖点,面向高性能车爱好者。
- 技术趋势:三电、智能底盘、生态互联仍是小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。
若追求极致性能与科技配置,SU7 Ultra 是 2025 年纯电轿车市场的标杆之一;若注重性价比与实用性,标准版与 Pro 版同样值得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