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小米 SU7 车系的加速性能呈现出显著的梯度化配置,覆盖从日常家用到极致性能的多场景需求。以下是基于官方数据及第三方实测的综合分析:
一、全系性能定位
- 标准版(后驱单电机)
搭载 220kW 永磁同步电机,官方 0-100km/h 加速 5.28 秒。实测显示,在舒适模式下动力响应灵敏,电门踩深后可迅速突破 80km/h,城市通勤场景下加速表现优于传统燃油车。该版本 CLTC 续航 700km,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。
- Pro 版(后驱单电机)
与标准版共享电机参数(220kW/400N・m),但因电池容量增加至 94.3kWh,整备质量略高,官方加速时间为 5.7 秒。适合对续航有更高需求(CLTC 830km)且追求稳定驾驶体验的用户。
- Max 版(双电机四驱)
采用前 V6(220kW)+ 后 V6s(275kW)双电机组合,综合功率 495kW(673Ps),官方 0-100km/h 加速 2.78 秒。实测中,选装倍耐力 P ZERO 轮胎的车型在金港赛道跑出 3.14 秒成绩,主要受测试环境(如气温、胎压)影响。该版本标配空气悬架和 CDC 电磁减震,兼顾直线加速与弯道操控。
- Ultra 版(三电机四驱)
作为性能旗舰,搭载两台 V8s(单台 578Ps)+ 一台 V6s(374Ps),总功率 1138kW(1548Ps),官方 0-100km/h 加速 1.98 秒,成为全球首款量产 “1 秒俱乐部” 四门轿车。实测中,汽车之家在八达岭机场赛道测得 2.36 秒,易车金港赛道成绩为 2.50 秒,差异源于测试条件(如路面抓地力、风速)。其赛道专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支持 1330kW 放电功率,配合碳纤维车身套件,最高时速达 350km/h 以上。
二、技术支撑与性能表现
- 电机技术突破
V8s 电机采用 27200rpm 超高转速设计,功率密度 10.14kW/kg,通过碳纤维极光缠绕转子工艺提升强度,实现赛道级持续动力输出。三电机系统支持扭矩矢量分配,在弯道中可动态调整前后轮动力,减少转向不足。
- 电池与热管理
Ultra 版搭载的麒麟 II 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材料,能量密度达 280Wh/kg,支持 4C 超充(12 分钟补能 500km),同时配备全域智能热泵 2.0 系统,冬季续航达成率提升至 83%。赛道模式下,电池预加热功能可在 30 秒内将电芯温度提升至 55℃,确保持续高功率输出。
- 空气动力学优化
Ultra 版通过主动扩散器(两挡调节)、碳纤维尾翼等套件,实现 2145kg 最大下压力,风阻系数低至 0.195Cd,显著提升高速稳定性。实测中,其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创造 2 分 09 秒 944 的最速量产车圈速,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。
三、场景化驾驶体验
- 日常通勤
标准版和 Pro 版提供经济、舒适、雪地等模式,动能回收强度可自定义调节。用户反馈在舒适模式下,电门响应线性,适合城市拥堵路况;雪地模式通过限扭和防滑控制,提升湿滑路面安全性。
- 赛道竞技
Ultra 版独有的 “直线竞速模式” 激活后,车身降低 30mm,悬架阻尼调至最硬,同时开启弹射起步功能。实测中,该模式下 0-200km/h 加速仅需 5.82 秒,400 米尾速达 253km/h,制动距离稳定在 33.98 米(碳陶瓷刹车系统)。
- 长途出行
Max 版的双电机系统支持智能四驱分配,高速巡航时可切换为后驱模式以降低电耗(CLTC 续航 800km)。实测显示,在 120km/h 时速下,其百公里电耗为 16.5kWh,优于同级别竞品。
四、竞品对比与市场定位
- 性能标杆:Ultra 版 1.98 秒的加速成绩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(2.3 秒),成为纽北赛道最速四门量产车。其 52.99 万元起售价,相比千万级超跑更具性价比。
- 家用市场:标准版 5.28 秒的加速表现优于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版(3.7 秒),且 CLTC 续航多出 195km,更适合家庭用户。
- 技术前瞻性:小米已启动 35000 转电机预研,未来或通过 OTA 升级进一步释放性能潜力。
五、实测数据与用户反馈
- 极端环境表现
在 - 30℃极寒测试中,Ultra 版电池容量保持率 82%,加速性能衰减控制在 10% 以内。高温环境下,其液冷散热系统可确保连续 10 次全油门加速无明显功率下降。
- 驾驶模式差异化
自定义模式支持 16.8 亿种参数组合,用户可独立调节加速响应(8 档)、悬架阻尼(12 档)等 10 项指标。例如,赛道爱好者可设置 “前驱 20%+ 后驱 80%+ 动能回收最强”,而长途用户可选择 “舒适转向 + 低悬架 + 经济能耗”。
- 用户口碑
车主反馈 Ultra 版 “加速推背感强烈,堪比超跑”,但日常驾驶时建议使用 “舒适 +” 模式以避免眩晕。Max 版用户则称赞其 “动力储备充沛,高速超车信心十足”。
总结
2025 年小米 SU7 车系通过三电机、双电机、单电机的梯度配置,覆盖 1.98 秒至 5.7 秒的零百加速区间,技术上实现了从家用到赛道的全面突破。Ultra 版凭借 1548Ps 的恐怖马力和纽北圈速纪录,确立了其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标杆地位;而标准版和 Max 版则以均衡的性能与续航,满足主流市场需求。随着固态电池(2026 年量产)和更高转速电机的研发推进,小米 SU7 的加速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,持续引领行业技术革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