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极氪 001 与小米 SU7 的对比可从以下维度展开,结合最新市场动态与技术细节,为用户提供全面参考:
一、核心产品力对比
1. 价格与配置
- 极氪 001:2025 款 ME 版 100kWh 四驱官方售价 29.90 万元,提供真皮座椅、35.5 英寸 AR-HUD、雅马哈音响等豪华配置,全系标配 800V 高压平台,支持 10.5 分钟补能 70%。
- 小米 SU7: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售价 29.99 万元,搭载 56 英寸 HUD、澎湃 OS 系统(高通 8295 芯片),CLTC 续航 800km,但内饰材质为仿皮(真皮需选装)。
2. 空间与舒适性
- 极氪 001:作为猎装轿跑,车身尺寸 4977×1999×1553mm,轴距 3005mm,后排膝部空间达 130mm,后备箱容积 2144L(放倒后排),掀背设计便于装载大件物品。
- 小米 SU7:轿跑造型车身尺寸 4997×1963×1440mm,轴距 3000mm,后排头部空间因溜背设计略显局促,后备箱容积未明确但常规表现。
3. 性能与续航
- 极氪 001:双电机四驱最大功率 580kW,零百加速 3.3 秒,CLTC 续航 705km,800V 平台充电效率领先(5 分钟补能 210km)。
- 小米 SU7:双电机四驱最大功率 495kW,零百加速 2.78 秒,CLTC 续航 800km,四驱版支持 800V 平台(5 分钟补能 220km),但底盘调校偏硬影响舒适性。
4. 智能驾驶与座舱
- 极氪 001:搭载浩瀚智驾 2.0,配备激光雷达、双 Orin-X 芯片(总算力 508TOPS),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无图智驾,新增 HUD 侧后视盲区辅助功能。
- 小米 SU7:采用激光雷达 + 双 Orin-X 方案,城市领航辅助覆盖十城,智驾风格偏保守,加塞处理能力待提升,但语音交互(澎湃 OS)和生态联动(小米智能家居)更具优势。
二、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
1. 销量与口碑
- 极氪 001:2025 年 3 月销量仅 2976 辆,较巅峰期暴跌 80%,主要因频繁改款透支品牌价值、电池故障投诉增多,以及小米 SU7 的冲击。
- 小米 SU7:2025 年 3 月销量突破 2.9 万辆,智能化和性价比受认可,但品控问题(如断轴、低压故障)引发争议,售后响应速度较快但网点覆盖不足。
2. 安全与可靠性
- 碰撞测试:懂车帝测试中,小米 SU7 在 30% 重叠钻撞卡车项目获 A 级,极氪 001 为 P 级;但极氪在 70% 重叠高速追尾中获 G 级,整体安全性仍占优。
- 用户投诉:极氪 001 集中于电池锁电、自动门故障;小米 SU7 则涉及品控问题(如抛锚、断轴)和智驾功能未完全兑现。
三、长期使用成本
1. 保养与保险
- 极氪 001:年均保养成本约 1847 元(含减速器油更换),保险费用约 5700 元,电费约 140 元 / 月(家用充电桩)。
- 小米 SU7:年均保养成本约 877 元(仅更换空调滤芯),保险费用约 7000-9500 元,电费约 2142 元 / 年(混合充电)。
2. 软件与 OTA
- 极氪 001:2024 年 11 月推送 OS 6.2,新增 AI 智能推荐、城市车道级导航,支持关闭能量回收功能。
- 小米 SU7:2025 年 2 月推送 HyperOS 1.5.5,优化端到端智驾和泊车功能,但用户反馈系统偶发卡顿。
四、地域适配与服务网络
1. 充电网络
- 极氪 001:支持第三方超充桩(如星星充电),泉州南环路设有 4S 店,提供 24 小时救援。
- 小米 SU7:依赖第三方快充网络(如小桔、国家电网),泉州丰泽街有小米之家,但售后网点较少。
2. 冬季表现
- 极氪 001:-15°C 寒冷区实测续航 385km,续航达成率 47.5%,充电时间 25 分钟(5%-90%)。
- 小米 SU7:同条件下续航 434km,充电 33 分钟,低温性能略优但高速风噪明显。
五、选购建议
选极氪 001 的场景
- 注重空间与舒适:猎装造型适合家庭用户,后排腿部空间充裕,真皮座椅和独立空调提升体验。
- 追求技术稳定性:800V 平台补能效率行业领先,魔毯悬架和电磁感应悬架兼顾操控与滤震。
- 长期持有需求:终身质保政策降低电池衰减担忧,OTA 升级持续优化智能体验。
选小米 SU7 的场景
- 偏好智能化生态:澎湃 OS 与小米智能家居无缝联动,语音交互和 HUD 信息显示更符合年轻用户习惯。
- 性能与续航优先:2.78 秒零百加速和 800km 续航适合追求速度与长途出行的用户。
- 短期使用或尝鲜:性价比突出,适合预算有限且注重科技配置的消费者。
总结
2025 年极氪 001 与小米 SU7 的竞争本质是传统豪华基因与互联网生态思维的碰撞。极氪 001 凭借猎装设计、底盘调校和补能优势,更适合注重实用性与长期可靠性的用户;小米 SU7 则以智能化、性能和性价比为卖点,吸引科技爱好者和年轻群体。若预算 30 万元,建议优先试驾对比,结合充电便利性、售后服务及个人需求(如空间、智驾)做出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