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小米su7轿跑

2025-04-28 23:39:56  阅读 10 次 评论 0 条

2025 年小米 SU7 轿跑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,在性能、智能科技和设计上均实现了显著升级,成为 20 万级纯电轿跑市场的焦点。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解析:

一、核心配置与性能突破


  1. 动力系统
    2025 款 SU7 提供多版本选择,其中Ultra 版本搭载超级三电机系统(两台 V8s 电机 + 一台 V6s 电机),最大功率达 1138kW,峰值扭矩 1770N・m,零百加速仅需 1.98 秒,最高时速 350km/h,性能参数对标千万级超跑。标准版后驱车型配备单电机 220kW,CLTC 续航 700km;双电机四驱版(Max)续航 650km,零百加速 2.78 秒,兼顾性能与续航。

  2. 电池与充电技术
    Ultra 版本全球首发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,容量 135kWh,支持 800V 超充(15 分钟补能 500km),CLTC 续航 850km。标准版和 Pro 版分别搭载 73.6kWh 和 94.3kWh 电池,支持 4.5C 超充,10 分钟补能 200km。

  3. 底盘与操控
    全系标配空气悬架 + CDC 电磁阻尼,支持十段可调模式,麋鹿测试成绩 85km/h,车身稳定性接近保时捷 Taycan。后轮主动转向系统(±10°)显著提升狭窄路况灵活性,但激烈驾驶时电子系统介入稍显突兀。


二、智能科技与生态整合


  1. 智能驾驶系统

    • Ultra 版本:标配 Xiaomi HAD 智能驾驶,接入端到端大模型,支持 “车位到车位” 全场景智驾,包括自动泊车、高速领航及城市道路辅助驾驶。实测中对复杂路况的识别与响应较为精准,但在极端天气或未标线路段仍需人工接管。
    • 标准版 / Pro 版:Pro 版采用华为乾崑智驾 ADS 3.0,搭载 192 线激光雷达及 27 个传感器,支持 “车位到车位” 全场景智驾;标准版为纯视觉方案,依赖禾赛 128 线激光雷达,功能侧重高速领航,城市道路覆盖有限。

  2. 智能座舱
    搭载澎湃 OS 车机系统,16.1 英寸 3K 可旋转中控屏 + 55 英寸 AR-HUD,支持五屏联动(手机、平板、智能家居无缝控制)。语音助手 “小爱同学” 新增驾驶员情绪识别功能,可主动调节氛围灯 / 香氛,但方言识别率仅 85%。

  3. 生态互联
    深度整合小米生态,支持车机联动米家智能家居(如离家自动开启扫地机器人、车内语音控制空调预启动),并兼容苹果 CarPlay 和安卓 CarLink。


三、设计与舒适性


  1. 外观设计
    车身尺寸 4855/1960/1450mm,轴距 3000mm,采用流畅曲线车身、无框车门、主动进气格栅及可升降主动尾翼,风阻系数 0.195Cd。Ultra 版本新增空气动力学套件、碳纤维尾翼及 24K 金车标,强化运动属性。

  2. 内饰配置
    环保超纤绒 + 可再生铝饰板,标配 25 扬声器杜比全景声音响。创新 “磁吸扩展接口” 支持外接小米无人机操控台、游戏手柄等设备,拓展性强于蔚来 ET7。但溜背造型导致后排头部空间局促(身高 180cm 以上乘客体验较差)。

  3. 细节优化
    电动前备箱支持手机 / 语音操控,新增双 50W 手机无线充电、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及 BSD 盲区监测灯。前排遮阳板化妆镜色温亮度三挡可调,提升实用性。


四、市场定位与价格


  • 标准版:21.59 万元,定位入门级,适合日常通勤。
  • Pro 版:24.59 万元,增加高阶智驾功能,适合注重科技体验的用户。
  • Max 版:29.99 万元,顶配性能版,满足追求极致操控的消费者。
  • Ultra 版:52.99 万元起,主打赛道性能与豪华配置,对标保时捷 Taycan 等高端车型。

五、市场表现与争议


  1. 销量与交付
    2025 年 1 月交付量超 2 万台,连续 4 个月破 2 万,全年目标 35 万台。Ultra 版本大定订单已突破 1.5 万台,远超预期。

  2. 售后与服务
    售后网点覆盖不足问题仍存,截至 2025 年 3 月仅 33 家服务中心,集中在一二线城市。小米计划通过 “1+N” 模式扩展网点(1 家自建交付中心 + N 家代理服务店),但实际进展缓慢。

  3. 智能驾驶争议
    标准版因纯视觉方案在夜间及施工路段表现不佳,曾发生碰撞事故。官方声明称 AEB 功能不响应锥桶、水马等障碍物,引发用户对宣传与实际功能差异的质疑。


六、用户与媒体评价


  • 优势:颜值高、动力强劲、智能生态整合出色,性价比突出。Ultra 版本被评价为 “50 万级售价、百万级性能” 的标杆。
  • 短板:售后网点不足、部分版本智驾功能有限、后排空间局促。此外,车机偶发卡顿、刹车脚感偏硬等细节需优化。

总结


2025 年小米 SU7 轿跑以极致性能与科技配置重新定义国产电动轿跑上限,尤其 Ultra 版本在动力、智能驾驶和设计上展现了小米的技术实力。然而,售后网络不足和部分版本智驾功能的局限性仍是其短板。对于科技发烧友和小米生态用户,SU7 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;而注重品牌溢价和成熟服务体系的消费者,需权衡其优缺点。未来,随着小米持续优化服务网络并迭代智驾技术,SU7 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6371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