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合 2025 年最新信息,小米 SU7 中配车型(以 2024 款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为基础,2025 款或延续核心配置)的综合表现如下:
一、核心配置与性能
- 动力与续航
- 电机与驱动:搭载后置单电机,最大功率 220kW(299 马力),峰值扭矩 400N・m,零百加速 5.7 秒,动力水平接近特斯拉 Model 3 后驱版(5.6 秒)。
- 电池与补能:采用宁德时代神行磷酸铁锂电池,容量 94.3kWh,CLTC 续航 830 公里,支持 400V/110kW 快充,10%-80% 充电需 25 分钟。实际高速续航约 580 公里(110km/h 时速下达成率 70%),城市通勤可达 700 公里(达成率 85%)。
- 技术亮点:碳化硅电驱系统效率提升至 97.6%,能耗降低 15%;电池支持低温预加热功能,-10℃环境下充电速度提升 30%。
- 智能驾驶
- 硬件配置:纯视觉方案(7 颗摄像头 + 3 颗毫米波雷达 + 12 颗超声波雷达),算力 254TOPS,支持高速 NOA(自动变道、拥堵跟车)、自动泊车、遥控泊车等功能。
- 功能升级:2025 年 2 月通过 OTA 新增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,覆盖 “车位到车位” 全流程,支持跨楼层记忆泊车和机械车位识别。
- 底盘与操控
- 悬挂系统:前双叉臂 +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,标配 CDC 可变阻尼减震器,弯道侧倾抑制优于蔚来 ET5(侧倾角 3.2° vs 3.8°)。
- 制动性能:前通风盘式 + 后通风盘式刹车,博世 ESP10.0 系统,百公里制动距离 36.5 米,优于同价位的极氪 007(37.2 米)。
二、智能座舱与舒适性
- 科技配置
- 车机系统: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,安兔兔跑分 110 万,操作流畅度超越特斯拉 Model S;16.1 英寸 3K 中控屏支持 HDR10+,触控采样率 240Hz。
- 交互体验:小爱同学支持连续指令(如 “打开空调、导航到公司、播放周杰伦”),声纹识别区分主副驾,方言识别率 95%;五音区交互支持后排独立控制空调、音乐。
- 生态互联:深度整合米家设备,支持 2000 + 智能设备控制,上车自动同步手机导航、日程,回家模式自动开启热水器。
- 舒适性配置
- 座椅与空间:Nappa 真皮座椅,主驾 14 向电动调节(含 4 向腰部支撑),副驾 12 向调节;轴距 3000mm,后排腿部空间 880mm,头部空间 950mm,适合 1.8 米以下乘客。
- 隔音与音响:双层夹胶玻璃 + ANC 主动降噪,120km/h 噪音 68dB;25 扬声器音响系统(含 4 个天空声道),支持杜比全景声,声场定位精准。
三、价格与竞品对比
- 价格与优惠
- 官方指导价:24.59 万元(2024 款),2025 款或微调至 24.99 万元。
- 终端优惠:叠加地方补贴(如安徽省置换补贴 1.5 万元)后,实际落地价约 22 万元。
- 竞品对比
- 极氪 007 中配:价格 26.99 万元,搭载 800V 平台(10%-80% 充电 10.5 分钟)、激光雷达、空气悬架,但续航(75kWh/688km)和智能座舱生态弱于 SU7。
- 特斯拉 Model 3 后驱版:价格 23.19 万元,品牌溢价高,但续航(62.5kWh/634km)、智能驾驶功能(仅基础 Autopilot)和内饰质感落后于 SU7。
- 小鹏 P7i 中配:价格 24.99 万元,XNGP 智驾系统更强,但续航(76.3kWh/725km)、动力(230kW/5.9 秒)和底盘调校不及 SU7。
四、市场反馈与口碑
- 销量表现:2025 年一季度销量 75,869 辆,稳居中国中大型轿车销量榜首,远超奥迪 A6L(45,148 辆)和比亚迪汉 DM-i(25,707 辆)。
- 用户评价:
- 优势:外观设计(回头率超 90%)、车机流畅度(安兔兔车机跑分第一)、续航达成率(城市 85%/ 高速 70%)。
- 不足:无框车门隔音一般(120km/h 噪音 68dB)、后排头部空间局促(1.8 米以上乘客顶头)、座椅腰部支撑偏硬。
五、选购建议
- 适合人群:追求高性价比、智能生态整合和长续航的城市通勤用户,尤其是米家设备持有者。
- 配置升级:建议选装 20 英寸梅花轮毂(+1.5 万元)和碳纤维机盖(+8,000 元),提升颜值与操控;若需城市 NOA,可通过 OTA 付费开通(6,000 元 / 年)。
- 竞品替代:若注重快充速度,可选极氪 007;若看重品牌溢价,可等特斯拉 Model 3 改款;若偏好智驾功能,可加 2 万元选问界 M5 纯电版。
总结:2025 年小米 SU7 中配以 24 万元级价格提供了 830km 续航、智能驾驶升级和生态互联体验,在同价位车型中性价比突出,尤其适合科技爱好者和家庭用户。尽管在隔音和空间上存在短板,但其综合产品力已成为 20 万级纯电轿车的标杆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