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极氪001小米su7

2025-04-28 23:45:49  阅读 8 次 评论 0 条

2025 年极氪 001 与小米 SU7 作为新能源市场的两大热门车型,在技术迭代、市场策略和用户需求上呈现出显著差异。以下从核心配置、用户体验、市场表现等维度展开分析,并结合最新行业动态提供决策参考:

一、核心技术对比:固态电池与智能驾驶的博弈


1. 电池技术:半固态与全固态的分野


  • 极氪 001:2025 款全系搭载第二代金砖电池,支持 5.5C 超充(11.5 分钟补能 400km),并可选装麒麟电池(半固态),CLTC 续航最高达 705km。其NTP 无热蔓延技术通过 8 层安全防护,实现电芯级热失控抑制,电池包历经 675 项测试,安全性行业领先。
  • 小米 SU7:高端车型(如 Pro+)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5.0 全固态电池,能量密度突破 500Wh/kg,CLTC 续航达 1200km,支持 1000V 超充(12 分钟补能 500km)。但全固态电池仅在 2025 年 Q4 限量供应,且成本较高,基础版仍采用传统三元锂电池。

2. 智能驾驶:算法与硬件的竞赛


  • 极氪 001:升级浩瀚智驾 2.0,配备双 Orin-X 芯片(508 TOPS 算力)、1 颗激光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,支持城市 NZP 通勤模式(全国范围可用),可实现厘米级精准绕行和借道。其 AEB + 系统能在 120km/h 时速下完全刹停,远超法规要求的 50km/h。
  • 小米 SU7:搭载Xiaomi Pilot Max系统,同样采用双 Orin-X 芯片,但激光雷达为禾赛 AT128,支持端到端全场景 HAD(覆盖停车场至公共道路)。不过用户反馈初期智驾功能存在极端场景误判,需完成 1000 公里安全里程后解锁。

二、用户体验:空间、性能与生态的差异化


1. 空间与舒适性


  • 极氪 001:猎装轿跑设计,车身尺寸 4970×1999×1560mm,轴距 3005mm,后排头部空间达 980mm,后备箱容积 2144L(扩展后),适合家庭出行。双腔空气悬架 + CDC 可变阻尼系统,兼顾操控与滤震。
  • 小米 SU7:轿跑风格,车身尺寸 4997×1963×1455mm,轴距 3000mm,溜背设计导致后排头部空间仅 850mm,但后备箱容积 1193L(含前备箱)。运动座椅包裹性强,但长途乘坐舒适性略逊。

2. 动力与能耗


  • 极氪 001:四驱版最大功率 580kW,零百加速 3.3 秒,CLTC 续航 705km,百公里电耗 16-18 度。高性能版 001 FR 搭载四电机,功率 1265 马力,零百加速 2.02 秒。
  • 小米 SU7:四驱版最大功率 495kW,零百加速 2.78 秒,CLTC 续航 623km,百公里电耗 15-17 度。轻量化设计(整备质量 1980kg)使其操控更灵活。

3. 生态与智能交互


  • 极氪 001:ZEEKR AI OS 系统支持语音连续对话、AR-HUD(35.5 英寸),但生态联动限于吉利系产品。
  • 小米 SU7:澎湃 OS 深度整合小米手机、家居设备,支持车家互联、跨设备剪贴板。小爱同学可控制座椅、空调等硬件,娱乐功能更丰富。

三、市场表现与售后服务:销量波动与网络覆盖


1. 销量与口碑


  • 极氪 001:2025 年 3 月销量 2976 辆,同比下滑 60%,主要受频繁改款(一年三迭代)和竞品冲击。用户评价集中在底盘质感和安全性能,但内饰豪华感不足。
  • 小米 SU7:2025 年 3 月交付 2.9 万辆,主打性价比(21.59 万起)和智能化。用户认可其续航和 OTA 升级速度,但品控问题频发(如低压故障、断轴争议)。

2. 售后服务


  • 极氪:合肥设有 5 家 4S 店(包河、庐阳、蜀山等区),提供6 年 15 万公里整车质保 + 终身三电质保,保养成本约 800 元 / 次。
  • 小米:合肥仅 2 家体验店(万象城、肥东交付中心),依赖第三方合作网点,5 年 10 万公里整车质保 + 8 年 16 万公里三电质保,售后响应较快但覆盖不足。

四、决策建议:按需求选择最优解


1. 家庭用户


  • 推荐极氪 001:空间宽敞、续航扎实、安全配置全面,适合长途出行。建议选择 ME 版(29.9 万),兼顾性能与性价比。
  • 避坑提示:避免频繁改款影响保值率,关注电池衰减(官方承诺 20 万公里衰减<10%)。

2. 科技爱好者


  • 推荐小米 SU7:智能生态领先、加速强劲,适合城市通勤。建议选择 Max 版(29.99 万),享受高阶智驾和固态电池(2025 年底交付)。
  • 避坑提示:避开早期批次,优先选择 2025 年 Q2 后生产的车辆,以减少品控问题。

3. 充电便利性


  • 极氪 001:支持 800V 超充,全国超充站覆盖 126 万根桩,合肥地区 1 小时补能 80%。
  • 小米 SU7:接入 18 家运营商充电桩,覆盖 2691 个区县,但超充桩仅 9.4 万个,偏远地区补能受限。

五、行业趋势:固态电池与智驾的未来


2025 年新能源市场呈现两大趋势:

  1. 固态电池商业化:极氪、小米均布局全固态电池,但量产成本高,短期内以半固态为主。预计 2026 年固态电池车型价格下探至 30 万区间。
  2. 智驾分化:极氪通过硬件预埋(双 Orin-X + 激光雷达)实现功能持续升级,小米则依赖算法迭代(端到端大模型),未来智驾体验差距可能扩大。

总结:极氪 001 凭借均衡表现适合务实用户,小米 SU7 以智能生态吸引科技尝鲜者。若追求长期可靠性,极氪更稳妥;若看重性价比与创新,小米值得一试。建议试驾对比底盘质感与车机流畅度,并关注当地售后服务网络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6430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