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高配版小米 SU7 的代表车型为SU7 Ultra,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,其核心配置与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性能与动力:极致输出与高效补能
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,综合最大功率达 1138kW(1548 马力),峰值扭矩 1770N・m,官方 0-100km/h 加速仅需1.98 秒,最高车速突破 350km/h。这一性能表现远超普通版 SU7(如 Max 版四驱车型为 2.78 秒),已接近超跑水平。动力系统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,电池容量 93.7kWh,CLTC 工况续航里程为 630 公里,支持 800V 高压平台,在小米超级充电桩上可实现5 分钟充电 220 公里的补能效率。此外,车辆标配主动式空气悬架和电磁感应减震,可实现悬架软硬、高低的智能调节,兼顾赛道操控与日常舒适性。
二、智能驾驶:全场景覆盖与安全冗余
SU7 Ultra 出厂即搭载Xiaomi HAD 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,硬件配置包括 1 颗 128 线激光雷达(禾赛 AT128)、11 颗高清摄像头、3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颗超声波雷达,配合双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(算力 508 TOPS),可实现 “车位到车位” 的端到端自动驾驶。该系统支持城市领航辅助(CNOA)、高速领航辅助(HNOA)、自动泊车等功能,并新增极窄库位泊出(支持 50cm 极限间距脱困)和漫游寻位泊车(自动搜索空车位)。尽管官方仍标注为 L2 级辅助驾驶,但实际功能已接近 L4 级的场景覆盖能力。此外,车辆还配备0 速误加速抑制辅助(MAI)和全向低速防碰撞系统(LAEB/RAEB),可在低速场景下自动刹停以避免碰撞。
三、智能座舱:生态互联与沉浸式体验
SU7 Ultra 的智能座舱基于Xiaomi HyperOS 系统,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,配合 16.1 英寸 3K 中控屏和 7.1 英寸全液晶仪表,操作流畅度显著提升。座舱支持小米妙享互联,可与小米手机、手表等设备无缝联动,例如通过手表一键控车、手机导航无缝流转至车机等。车内配备 25 扬声器音响系统(含 4 个天空声道)和 256 色氛围灯,支持杜比全景声和音乐封面联动灯效,营造沉浸式影音体验。此外,座舱还新增赛道大师 APP,可记录圈速、生成赛道视频,并支持方向盘离手检测等专业功能。
四、设计与细节:性能美学与豪华配置
外观方面,SU7 Ultra 延续了 SU7 家族的低风阻设计(风阻系数 0.195),但通过碳纤维前舱盖、主动扩散器和大尺寸尾翼等套件强化了运动属性。车身尺寸略有增加(长 5070mm、宽 1970mm、高 1465mm),轴距保持 3000mm,提供更宽敞的内部空间。内饰采用Alcantara 与 Nappa 真皮混搭材质,标配前排座椅加热 / 通风 / 按摩、后排座椅加热,并支持电动调节方向盘和记忆功能。值得一提的是,车辆还配备车载冰箱(选装)和碳纤维车顶(需额外选装),进一步提升豪华感。
五、价格与市场定位
SU7 Ultra 的官方指导价为52.99 万元,定位高于 2024 款 SU7 Max(29.99 万元),主要面向追求极致性能与科技体验的高端用户。此外,小米还推出了纽北限量版,售价 81.49 万元,针对赛道场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(如碳陶瓷刹车盘、轻量化轮毂等)。目前,SU7 Ultra 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交付,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预订。
六、争议与改进
尽管 SU7 Ultra 在性能和智能化方面表现突出,但需注意其智能驾驶系统的实际责任归属仍以驾驶员为主。此前小米 SU7 标准版曾发生智能辅助驾驶相关事故,引发对系统可靠性的讨论。对此,SU7 Ultra 通过新增误加速抑制和全向防碰撞功能,进一步强化了安全冗余,但用户在使用时仍需保持注意力集中。此外,车辆的 CLTC 续航里程(630 公里)略低于部分竞品(如蔚来 ET7),但凭借超快充技术,其补能效率仍具竞争力。
总体而言,SU7 Ultra 代表了小米汽车在技术研发上的最新成果,通过高性能、全场景智驾和生态互联的深度整合,重新定义了智能电动车的高端市场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