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小米集团 2024 年年度报告及最新公告,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,其现金储备总额(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、受限制现金、定期银行存款、短期投资等)为1751 亿元人民币。这一数据远超用户提到的 “1000 亿”,且在 2025 年 3 月通过配售融资 425 亿港元(约合人民币 397 亿元)后,现金储备进一步增至约2148 亿元。因此,“2025 年小米现金储备 1000 亿” 的说法是真实的,但实际规模显著更高。
关键细节解析:
- 现金储备的构成:
小米的 “现金储备” 并非仅指银行存款,而是包含以下项目:
-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:336.61 亿元(流动性最强的资金);
- 定期银行存款:585.2 亿元(长期存款,流动性稍弱);
- 短期投资:714 亿元(如货币基金、短期债券等);
- 其他:受限制现金、应收款项等。
这些资产共同构成了 1751 亿元的总现金储备。
- 融资与现金储备的关系:
2025 年 3 月,小米通过 “先旧后新” 方式配售 8 亿股股份,募资净额 425 亿港元,主要用于业务扩张和研发。此次融资后,小米的现金储备从 1751 亿元增至约 2148 亿元(未扣除融资成本)。这一操作显示,尽管账面资金充裕,小米仍通过资本市场补充流动性,以支持汽车、AI 等重资产领域的投入。
- 市场争议与资金使用:
小米的现金储备规模引发市场关注,但也存在争议:
- 未分红质疑:上市 6 年未分红,而同期比亚迪分红近 250 亿元。部分投资者认为,小米应通过分红回报股东,而非持续融资稀释股权。
- 资金投向:2024 年研发投入 241 亿元,2025 年计划投入 70 亿元用于 AI 研发,并加速小米汽车产能扩张(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,单车亏损约 4.5 万元)。这些高投入领域可能消耗大量现金,但也被视为长期竞争力的关键。
- 行业对比与财务健康度:
- 现金储备规模:小米的 1751 亿元现金储备远超国内同行(如比亚迪同期现金储备约 1000 亿元),甚至超过苹果部分季度的现金水平。
- 负债结构:截至 2024 年底,小米总负债约 306 亿元,资产负债率 49%,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财务风险可控。
- 现金流能力: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392.95 亿元,连续两年现金净增加额超 300 亿元,显示主业造血能力强劲。
总结:
小米的现金储备在 2025 年确实超过 1000 亿元,且实际规模达到 2148 亿元(含融资)。这一数据反映了小米在智能手机、汽车、AI 等领域的战略布局需要,也体现了其通过资本市场灵活融资的能力。然而,高现金储备与未分红的矛盾、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的争议,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。建议关注小米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,以获取最新的现金储备动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