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电车在2025年是可以减价的,而且已经出现了大幅降价的情况,主要原因如下:
- 成本因素
- 电池成本下降:动力电池在电动车总成本中占比高达30%-50%,碳酸锂价格从曾经的60万元/吨大幅降至8万元/吨,这直接促使整车成本下降15%-30%,为纯电车降价提供了较大空间。
- 规模效应显现: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,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投资,扩大生产规模,不仅能够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,还能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,进一步降低零部件的采购成本。
- 技术因素
- 液态锂电池技术优化: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、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续航和充电速度上持续优化,主流车型续航已提升至600公里以上,高端车型更是突破1000公里。技术的进步使得车企在保持利润的情况下,有一定的降价空间来提高产品竞争力。
- 新电池技术发展:钠电池等成本低、充电快、寿命长的电池技术若能普及开来,将进一步降低电动车的生产成本,进而促使价格下降。
- 市场因素
- 市场竞争激烈: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新兴科技企业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,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为抢占市场份额,厂商们纷纷通过降价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,像2025年别克微蓝6降幅达到了46%,宝马、奥迪等豪华品牌的纯电车型也大幅降价。
- 库存压力影响:部分商家存在库存车积压的情况,为了清理库存,会采取降价促销的手段。
- 政策因素
- 补贴政策影响:2025年是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年,政策的推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车企降价,让消费者的购车门槛进一步降低。
- 碳积分交易强化:碳积分交易政策可能进一步强化新能源车的价格优势,车企为了获取更多碳积分或降低合规成本,可能会选择降价来提高销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