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小米发行价格是多少

2025-04-30 04:28:31  阅读 1 次 评论 0 条

根据 2025 年 3 月 25 日小米集团(01810.HK)发布的公告,公司通过「先旧后新」方式进行了一轮股票配售,此次增发的发行价格为每股53.25 港元。这一价格较配售前一日(3 月 24 日)的收盘价 57 港元折让约 6.6%,最终募集资金净额约 425 亿港元,创香港史上规模第三大的闪电配售纪录。

配售背景与市场反应


  1. 配售机制与规模
    此次配售采用「先旧后新」模式:大股东雷军家族信托先向机构投资者转让 8 亿股旧股,随后公司向其定向增发同等数量新股。这一操作既避免了股本立即扩张,又为智能电动车等战略业务快速注入资金。配售股份占配售完成后总股本的 3.1%,雷军持股比例从 24.1% 微降至 23.5%,投票权从 64.9% 调整至 64.1%,控制权未受实质影响。

  2. 资金用途
    425 亿港元募资主要用于三大方向:

    • 智能电动车业务:加速 SU7 Ultra 等车型研发、武汉智能工厂产能扩张及供应链优化(约 150 亿港元);
    • 核心技术研发:AI 大模型、自动驾驶算法等前沿领域投入(约 120 亿港元);
    • 全球市场拓展:印度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渠道建设(约 80 亿港元)。

  3. 市场动态与股价表现
    配售消息公布后,小米股价当日下跌 6.32%,收于 53.4 港元,市值蒸发逾 900 亿港元,反映出短期市场对股本稀释的担忧。但长期来看,此次配售获高盛、摩根大通等国际机构超额认购,前 20 大投资者包揽三分之二份额,显示资本对小米电动车战略的认可。截至 2025 年 4 月底,股价稳定在 52-55 港元区间,接近配售价中位数,市场逐步消化稀释影响。


历史对比与战略意义


  1. 与过往融资的异同
    此次配售延续了小米「高位融资」的策略:2020 年 12 月曾以 23.7 港元配售 10 亿股(折让 6.3%-9.4%),随后股价经历两年调整;而 2025 年配售时市盈率已攀升至 53.3 倍,创历史新高,管理层精准把握估值泡沫窗口实现「高抛」。不同之处在于,此次募资更聚焦重资产投入 —— 电动车业务 2024 年亏损 62 亿元,但 2025 年目标交付 30 万辆,单台亏损有望收窄至 1-1.5 万元,2026 年或实现盈亏平衡。

  2. 行业对标与估值逻辑
    与同期比亚迪(435 亿港元配售)、美团(542 亿港元配售)相比,小米此次融资规模位居亚洲科技股前列。市场对其估值逻辑已从「硬件 + 互联网」双轮驱动转向「汽车生态协同」:若 2025 年电动车收入达 750-1250 亿元,叠加智能手机高端化(6000 元价位占比 25%)和 IoT 设备超 8.6 亿台的生态效应,长期市值有望突破 2 万亿港元。


投资者关注点


  1. 短期风险
    配售导致每股收益(EPS)稀释约 3%,若 2025 年中报未能兑现电动车交付目标(30 万辆)或 AI 技术落地不及预期,可能引发技术性抛压,股价或下探 50 港元支撑位。

  2. 长期价值
    国际机构普遍认为,425 亿港元募资可支撑小米在电动车领域的「卡位战」:2025 年产能提升至 35 万辆、SU7 Ultra 占比超 50%,叠加自研 800V 碳化硅平台量产,毛利率有望从 2024 年的 12% 提升至 2025 年的 18%,2026 年或达 20%。若上述目标达成,股价中期有望回升至 54-55 港元,长期挑战 80 港元。


综上,2025 年小米的「发行价格」特指 3 月 25 日配售的 53.25 港元 / 股,这一价格既是市场对其短期估值的阶段性定价,也是其战略转型的关键注资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2025 年下半年电动车交付数据、AI 大模型商用进展及 SU7 Ultra 市场表现,这些将成为股价走向的核心变量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msyx.cn/post/87353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