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 2025 年,小米已构建起覆盖全价位段、融合前沿技术与场景化创新的产品矩阵,其手机及生态链产品线呈现以下核心系列及代表机型:
一、手机核心系列
1. 小米数字系列(高端旗舰)
- 定位:年度顶级旗舰,集影像、性能、设计于一体,主打高端市场。
- 代表机型:
- 小米 15 Ultra:搭载 LYT-900 1 英寸主摄与 2 亿像素潜望长焦,支持北斗 + 天通双卫星通信,6000mAh 硅碳负极电池与 90W 快充,售价 6499 元起。
- 小米 15:小屏旗舰标杆,6.36 英寸 1.5K 直屏,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,5400mAh 电池,191 克轻量化设计,重新定义小屏旗舰体验。
- 小米 15 Pro:中高端全能旗舰,配备徕卡光学 Summilux 镜头与第三代骁龙 8 芯片,兼顾性能与用户体验。
2. Redmi 系列(性价比主力)
- 定位:覆盖 1000-3000 元价位,以极致性价比和越级配置著称。
- 子系列:
- Redmi Note 系列:Redmi Note 14 Pro,搭载天玑 7300-Ultra 芯片,6.67 英寸 2K OLED 直屏,5500mAh 电池 + 90W 快充,千元档影像与续航标杆。
- Redmi K 系列:Redmi K80,天玑 9300 + 处理器,6.67 英寸 2K 144Hz 直屏,5500mAh 电池 + 120W 快充,两亿像素 HP3 主摄,性价比之王。
- Redmi Turbo 系列:Redmi Turbo 4 Pro,骁龙 8s Gen3 芯片,6.83 英寸 3200nits 超高亮度屏幕,国补后 1699 元,中端性能旗舰。
3. 折叠屏系列(形态创新)
- 定位:探索折叠形态与生产力场景融合,面向商务与科技爱好者。
- 代表机型:
- 小米 MIX Fold 4:超轻薄四曲面机身,小米龙骨转轴 2.0,全碳纤维支撑架构,徕卡全明星四摄,第三代骁龙 8 芯片,售价 12999 元起。
- 小米 MIX Flip:4.01 英寸多功能外屏,6.86 英寸 2K 内屏,双 5000 万徕卡镜头,192 克凤羽纤维材质,折叠屏便携新标杆。
4. POCO 系列(性能竞速)
- 定位:面向年轻用户,主打性能与潮流设计。
- 代表机型:
- POCO F7 Ultra:安兔兔跑分 284 万,搭载 VisionBoost D7 独显 GPU,120W 快充 + 50W 无线充,旗艦级浮动长焦镜头,售价 4999 元起。
- POCO F7 Pro:骁龙 8 Gen3 芯片,6.79 英寸 2K 144Hz 屏,5500mAh 电池,电竞级散热,性价比性能旗舰。
5. 小米 Civi 系列(潮流影像)
- 定位:聚焦自拍与设计美学,面向年轻女性用户。
- 代表机型:
- 小米 Civi 4 Pro:骁龙 8s Gen3 芯片,3200 万前置双摄,徕卡大师人像算法,6.55 英寸微曲屏,179 克超薄机身,潮流旗舰新标杆。
二、生态链与 IoT 产品
1. 平板系列
- 小米平板 6S Pro 12.4:第二代骁龙 8 处理器,12.4 英寸 3K 护眼屏,120W 快充,支持触控笔与键盘,生产力工具。
- Redmi Pad Pro:12.1 英寸 2.5K 大屏,10000mAh 电池,小米澎湃 OS,主打教育与娱乐场景。
2. 笔记本电脑
- Redmi Book 16 2024:47W 满血性能,小米澎湃智联,适合学生与办公用户。
- Redmi Book 14:45W 标压处理器,2.8K 120Hz 高刷屏,轻薄便携。
3. 智能家电
- 小米空调新风 Pro:上出风设计,超一级能效,支持全屋智能联动。
- 米家扫拖机器人 M40:双机械臂 + 洗烘基座,高精度避障,解放双手。
4. 穿戴与音频
- 小米手环 8 Pro 原神定制版:达达利亚主题设计,健康监测与游戏联动。
- Xiaomi Buds 5 Pro:WiFi 音频技术,49dB 深度降噪,支持 AI 语音助手。
三、战略布局与技术亮点
- 高端化突破:小米 15 Ultra 通过双卫星通信、2 亿像素长焦等技术,冲击 6000 元以上市场,与苹果、华为正面竞争。
- 折叠屏创新:MIX Fold 4 的碳纤维转轴与 MIX Flip 的外屏交互,推动折叠屏向轻薄化与实用性演进。
- 生态协同:澎湃 OS 系统实现手机、汽车(SU7 系列)、家居设备无缝互联,构建 “人车家全生态” 闭环。
- 政策红利:Redmi K80、小米 15 系列等主力机型纳入国家补贴,4000-5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登顶。
四、市场表现与用户推荐
- 销量冠军:2025 年 Q1 小米以 1330 万台出货量重夺中国市场第一,Redmi Note 系列与小米数字系列贡献主要增量。
- 选购建议:
- 预算有限:Redmi Note 14 Pro(约 1500 元),性价比首选。
- 中高端均衡:小米 15 Pro(4000-5000 元),性能与影像兼顾。
- 折叠屏尝鲜:小米 MIX Flip(约 8000 元),便携与创新结合。
- 电竞玩家:Redmi K80(2000-3000 元),2K 直屏 + 144Hz 高刷。
小米 2025 年的产品矩阵不仅巩固了 “性价比之王” 的地位,更通过技术下放与生态整合,实现了从硬件厂商向 “生态领航者” 的转型。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的极客,还是注重生活便利的普通用户,均可在小米的产品体系中找到适配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