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小米平板系列在延续性价比优势的同时,进一步细分市场并冲击高端领域,主要包括以下系列及产品:
一、Xiaomi Pad 7 系列(中端主力)
作为 2025 年小米平板的核心系列,Pad 7 系列覆盖主流用户需求:
- Xiaomi Pad 7
搭载骁龙 7+ Gen3 处理器,配备 11.2 英寸 3.2K 分辨率 LCD 屏(144Hz 刷新率),内置 8850mAh 电池支持 45W 快充,运行 HyperOS 2 系统。其特色在于AI 功能深度整合,如 AI 写作、实时翻译等,并支持磁吸键盘与触控笔,兼顾娱乐与轻办公场景。 - Xiaomi Pad 7 Pro
升级至骁龙 8s Gen3 处理器,性能提升约 10%,保留同款屏幕但快充功率提升至 67W,新增 AG+AR 纳米柔光屏选项,适合对性能和显示效果有更高要求的用户。
二、Xiaomi Pad 7 Max(旗舰标杆)
定位高端市场,对标 iPad Pro:
- 核心配置
全球首款搭载骁龙 8 Gen3 处理器的平板,采用 14 英寸 3.2K OLED 屏幕(120Hz 自适应刷新率、1600 尼特峰值亮度),支持 120W 超级快充与 12000mAh 超大电池,35 分钟即可充满。 - 场景突破
配备 5000 万像素双摄(支持 AI 文档扫描)、多层石墨烯散热系统,结合澎湃 OS 生态联动(如与小米汽车、智能家居无缝协同),成为创作、会议等专业场景的生产力工具。 - 定价策略
起售价约 4500 元(12GB+256GB),仅为同配置 iPad Pro 的一半,性价比显著。
三、Redmi Pad 系列(性价比主力)
延续 Redmi “极致性价比” 路线,覆盖入门到中端市场:
- Redmi Pad Pro
12.1 英寸 2.5K 屏 + 骁龙 7s Gen2 处理器,支持触控笔与小米教育中心,10000mAh 电池续航达 73.2 天,适合学生与轻度办公用户。 - Redmi Pad SE
千元档入门款,11 英寸高刷护眼屏 + 全金属机身,73.2 天超长待机,主打影音娱乐与网课场景。 - Redmi 电竞小平板
预计 2025 年推出,搭载骁龙 8s Gen3 处理器,针对游戏优化散热与触控响应,定位细分电竞市场。
四、国际市场型号(区域特色)
- Redmi Pad 4
国际版型号,10.61 英寸 2K 屏 + MediaTek Helio G99 处理器,8000mAh 电池支持 18W 快充,主打长续航与基础性能,售价约 800 元档。
五、技术趋势与生态布局
- OLED 屏幕突破
小米 Pad 7 Max 首次采用 OLED 屏幕,未来或推出更多 OLED 平板(如传闻中的 14 英寸 “磨砂柔光” 旗舰),提升显示竞争力。 - AI 与多端协同
HyperOS 2 系统强化跨设备互联,如 “妙享桌面 2.0” 可直接操控手机应用,“跨设备镜头” 支持手机作为平板会议摄像头,提升办公效率。 - 配件生态完善
全系标配磁吸键盘与高灵敏度触控笔(如小米焦点触控笔支持 8192 级压感),并推出环保皮革保护壳等周边,增强生产力属性。
选购建议
- 预算有限:Redmi Pad SE(800 元档)或 Redmi Pad Pro(千元档),满足影音与基础办公。
- 均衡体验:Xiaomi Pad 7(1999 元起),性能、屏幕与续航全面,适合学生与家庭用户。
- 高端需求:Xiaomi Pad 7 Max(4500 元起),大屏旗舰,适合设计师、商务人士及游戏玩家。
- 国际用户:Redmi Pad 4(约 800 元)或 Xiaomi Pad 7 国际版,兼顾性价比与本地化服务。
2025 年小米平板通过分层布局(中端走量、高端突破)与生态协同,在安卓平板市场进一步巩固竞争力,尤其在性能、屏幕与快充等核心参数上实现对竞品的差异化优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