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 K40 作为 2021 年发布的机型,到 2025 年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尾声。根据现有信息,其 2025 年的销量主要来自库存清理,整体规模较小且未被官方单独统计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产品定位与市场现状
小米 K40 系列(含 K40、K40 Pro 等)于 2021 年 2 月发布,主打性价比旗舰市场,凭借骁龙 870 处理器、三星 E4 AMOLED 屏幕等配置,成为当年 2K-3K 价位段的爆款。截至 2022 年,该系列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 1000 万台,长期占据线上销量榜首。然而,随着 Redmi K50、K60、K70 等新一代机型的迭代,K40 在 2022 年已逐步退市。到 2025 年,小米 K 系列已升级至 K80、K90 系列,价格覆盖更高档位,K40 仅作为库存机型在电商平台以低价促销形式存在。
二、2025 年销售情况
- 库存清理为主
2025 年,小米 K40 主要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库存清理,价格区间在 418 元至 2049 元之间,部分配置降价幅度超过 50%。例如,12GB+256GB 版本在天猫等平台售价约 559 元,而中关村在线的 2025 年红米手机排行榜显示其热度指数为 8178,排名第 16 位,属于中低端市场的选择。
- 销量数据有限
官方未发布 2025 年 K40 的具体销量数据。从第三方平台的销售排名来看,K40 在 2025 年 5 月的 “红米处理器销量榜” 中位列第三,但该榜单统计口径可能包含翻新机或二手机。此外,雪球等平台的小米销量跟踪数据仅覆盖 K70、K80 等新机型,K40 未被单独提及,反映其销量已不再是市场关注焦点。
- 用户需求特征
当前购买 K40 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两类人群:一是预算有限、追求基础性能的消费者(如学生或备用机需求);二是对二手市场成色较新的机型感兴趣的用户。例如,有用户反馈 “淘一台成色较新的 K40,依然能用得安心”,但这类需求规模较小且分散。
三、对比同期机型
2025 年小米的主力销售机型为 K80 系列、Note 14 系列及小米 15 系列。以雪球 2025 年 4 月的销量数据为例:
- K80 系列:总销量达 160.96 万部,日新增销量 6494 部,是 K40 的数十倍;
- Note 14 Pro 系列:总销量 208.35 万部,日新增 5967 部,主打中端市场;
- 小米 15 系列:作为高端旗舰,总销量 256.55 万部,日新增 1.44 万部,成为品牌销量支柱。
相比之下,K40 的销量已无法与这些新机型相提并论,其市场存在感主要依赖库存清理而非新品销售。
四、总结
2025 年小米 K40 的销量呈现以下特点:
- 销量规模极小:作为退市多年的旧机型,其销量仅占小米整体出货量的极小部分(2025 年 Q1 小米总出货量 1330 万部,但未包含 K40 单独数据);
- 渠道以清仓为主:主要通过电商平台低价促销,价格区间在 400-2000 元,吸引预算敏感用户;
- 需求分散且小众:用户群体以备用机需求或二手市场为主,缺乏持续的市场热度。
因此,若需获取 K40 的具体销量,需依赖第三方平台的碎片化数据,但综合来看,其 2025 年的销量已不具备统计意义上的代表性。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更建议关注小米当前的主力机型(如 K80、Note 14 系列),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售后服务。